作者是杜牧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由客观转入主观,着重描写诗人的情感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失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诗人融景伤怀至极,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希冀于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行人问路了。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点名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伤感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副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诗人孤身赶路更有一种寂寞,想借酒消愁。而这阴郁的天气这阴森森的清明节正好照应了诗人的心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意思是: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原文
清明?
唐 (杜 牧 )
清明时节雨纷纷, 一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4)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5)借问:请问。
(6)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凤台山一带。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赏析
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同时借助清明节的特殊传统意义,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以及对家里亲人的思念。突出天涯游子的孤独之感。
本文来自作者[衅建伟]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zlan/202508-2148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衅建伟”
本文概览:作者是杜牧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
文章不错《“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为什么前面写雨而后面转而问酒家呢?》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