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数学反比例函数所有知识点。

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

(k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

因为y=k/x是一个分式,所以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的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图像中每一象限的每一支曲线会无限接近X轴Y轴但不会与坐标轴相交(K≠0)。

反比例函数性质

1.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同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图象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同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k>0时,函数在x<0上同为减函数、在x>0上同为减函数;k<0时,函数在x<0上为增函数、在x>0上同为增函数。

定义域为x≠0;值域为y≠0。

3.因为在y=k/x(k≠0)中,x不能为0,y也不能为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可能与x轴相交,也不可能与y轴相交。

4.

在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取两点P,Q,过点P,Q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S1,S2则S1=S2=|K|

5.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

y=x

y=-x(即第一三,二四象限角平分线),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

6.若设正比例函数y=mx与反比例函数y=n/x交于A、B两点(m、n同号),那么A

B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7.设在平面内有反比例函数y=k/x和一次函数y=mx+n,要使它们有公共交点,则n^2+4k·m≥(不小于)0。

8.反比例函数y=k/x的渐近线:x轴与y轴。

9.反比例函数关于正比例函数y=x,y=-x轴对称,并且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10.反比例上一点m向x、y分别做垂线,交于q、w,则矩形mwqo(o为原点)的面积为|k|

11.k值相等的反比例函数重合,k值不相等的反比例函数永不相交。

12.|k|越大,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离坐标轴的距离越远。

13.反比例函数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原点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很多,希望同学们可以整理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方便学习和复习,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供参考。

一次函数知识点

(一)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当b=0时,一次函数y=kx,又叫做正比例函数。

(二)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

3.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4.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的关系: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b>0时,直线通过一、二、三象限;

当k>0,b<0时,直线通过一、三、四象限;

当k<0,b>0时,直线通过一、二、四象限;

当k<0,b<0时,直线通过二、三、四象限;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分解因式

一、公式:1、ma+mb+mc=m(a+b+c);

2、a2-b2=(a+b)(a-b);

3、a22ab+b2=(ab)2。

二、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1、把几个整式的积化成一个多项式的形式,是乘法运算。

2、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是因式分解。

3、ma+mb+mcm(a+b+c)4、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

三、把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各项的公因式.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形式.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1)若各项系数是整系数,取系数的最大公约数;(2)取相同的字母,字母的指数取较低的;(3)取相同的多项式,多项式的指数取较低的.(4)所有这些因式的乘积即为公因式.

四、分解因式的一般步骤为:(1)若有-先提取-,若多项式各项有公因式,则再提取公因式.(2)若多项式各项没有公因式,则根据多项式特点,选用平方差公式或完全平方公式.(3)每一个多项式都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五、形如a2+2ab+b2或a2-2ab+b2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

分解因式的方法:1、提公因式法.2、运用公式法。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普查的定义:这种为了一定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

2、总体: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3、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4、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

5、样本: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6、当总体中的个体数目较多时,为了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可采用抽样调查。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还要注意关注样本的大小。

7、我们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

本文来自作者[秋南]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zlan/202508-20261.html

(10)
秋南的头像秋南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秋南的头像
    秋南 2025年08月11日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秋南”

  • 秋南
    秋南 2025年08月11日

    本文概览: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k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因为y=k/x是一个分式,所以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 秋南
    用户081101 2025年08月11日

    文章不错《八年级下册数学反比例函数所有知识点。》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