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仪器a的名称为广口瓶,故答案为:广口瓶;
(2)甲组氢氧化钙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Ca(OH)2═2NH3↑+2H2O+CaSO4,
故答案为:(NH4)2SO4+Ca(OH)2
| ||
| ? |
乙组实验,浓氨水是液体,氢氧化钠是固体,为使氨气逸出,把氨水滴入固体氢氧化钠中,随着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氨气挥发放出气体,故选B装置;氢氧化钠溶于氨水后放热、增加氢氧根浓度,使NH3+H2?NH3?H2?NH4++OH-向逆方向移动,加快氨气逸出,
故答案为:B;氢氧化钠溶于氨水后放热、增加氢氧根浓度,使NH3+H2?NH3?H2O?NH4++OH-向逆方向移动,加快氨气逸出;
(3)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为m1g、氧化铜反应后转化成的铜的质量为m2g,则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1-m2,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氧化铜氧元素的质量,则生成的水中氧原子的个数为
| m1?m2 |
| 16 |
| m1?m2 |
| 16 |
| V1×2 |
| 22.4 |
因此氮氢原子个数比为
| V1×2 |
| 22.4 |
| m1?m2 |
| 16 |
故答案为:5V1:7(m1-m2);
(4)乙小组用所测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洗气瓶D中的浓硫酸不但吸收了反应生成的水,还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氢的量偏高,
故答案为:洗气瓶D中的浓硫酸不但吸收了反应生成的水,还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从而使计算的氢的量偏高;
(5)因此在洗气瓶D前的位置应增加了一个装有碱石灰(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钠、氧化钙等)的实验仪器只吸收水,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碱石灰(氢氧化钠、氧化钙等).
讲26.4g的硫酸铵跟过量的氢氧化钙一起加热,放出的气体全部被含39.2g磷酸的溶液吸收。也出生成盐的化学式
第一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H4)2SO4=CaSO4+2NH3+2H2O.因为硫酸铵的相对分子量大于氢氧化钙的,所以实际上是反应了10克的硫酸铵,而氢氧化钙有剩余!然后根据方程式可以算出氨气是0. 15mol ,再乘以22. 4就是3. 36L 第二问:反正的化学方程式是:NH3+H2SO4=NH4HSO4 由第一问可知NH4的物质的量是0. 15mol ,所以增加的重量就是NH4的质量,就是0. 15mol ×17g/mol =2. 55克
(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132 2
26.4g x
132/26.4g = 2/x
得x = 0.4mol
n(H3PO4) = 39.2/98 = 0.4mol
所以n(NH3):n(H3PO4) = 0.4:0.4 = 1:1
所以反应比为1:1
生成的是 NH4H2PO4
方程式:NH3 + H3PO4 == NH4H2PO4
本文来自作者[易子健]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zlan/202508-1783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易子健”
本文概览:(1)仪器a的名称为广口瓶,故答案为:广口瓶;(2)甲组氢氧化钙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Ca(OH)2═2NH3↑+2H2O+C...
文章不错《硫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化学方程式》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