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古羊藤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羊藤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目录 1 拼音 2 《中医大辞典》·古羊藤 2.1 古羊藤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2.5 古羊藤的用法用量 2.6 使用注意 3 《全国中草药汇编》·古羊藤 3.1 拼音名 3.2 古羊藤的别名 3.3 来源 3.4 性味 3.5 功能主治 3.6 古羊藤的用法用量 3.7 注意 3.8 摘录 4 《中华本草》·古羊藤 4.1 出处 4.2 拼音名 4.3 英文名 4.4 古羊藤的别名 4.5 来源 4.6 原形态 4.7 生境分布 4.8 性状 4.9 性味 4.10 归经 4.11 功能主治 4.12 古羊藤的用法用量 4.13 注意 4.14 各家论述 4.15 古羊藤的临床应用 4.16 摘录 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古羊藤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古羊藤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古羊藤 1 拼音
gǔ yáng téng
2 《中医大辞典》·古羊藤古羊藤为中药名,出自《广西药用植物图志》[1]。
2.1 古羊藤的别名南苦参、有毛老鸦嘴[1]。
2.2 来源及产地萝藦科植物马莲鞍Streptocaulon griffithii Hook. f.的根[1]。分布广西、云南等地[1]。
2.3 性味苦、微甘,凉,有小毒[1]。
2.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1]。治肠炎泄泻,痢疾,胃溃疡病,跌打肿痛,毒蛇咬伤[1]。
2.5 古羊藤的用法用量煎服:3~9g;研末服,1~3g[1]。
2.6 使用注意本品的叶及种子有毒,误服可引起头晕、腹痛[1]。
3 《全国中草药汇编》·古羊藤 3.1 拼音名Gǔ Yánɡ Ténɡ
3.2 古羊藤的别名苦羊藤、南苦参
3.3 来源为萝藤科马连鞍属植物马连鞍Streptoculon griffithii Hook. f.以根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
3.4 性味苦、微甘,凉。
3.5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淤止痛。用于感冒发烧,肠炎,痢疾,胃痛,跌打肿痛,毒蛇咬伤。
3.6 古羊藤的用法用量1~2钱。
3.7 注意本品叶和种子有毒,据广西上思、东兴地区反映,误食叶可引起头晕,腹痛。
3.8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4 《中华本草》·古羊藤 4.1 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图志》。
4.2 拼音名Gǔ Yánɡ Ténɡ
4.3 英文名Root of Griffith Streptocaulon
4.4 古羊藤的别名老鸦嘴、毛青才、南苦参、奶藤、马达、红马连鞍、虎阴藤、有毛老鸦嘴、鱼藤、苦参、小暗消
4.5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马连鞍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eptocaulon griffithii Hook. F.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4.6 原形态木质藤本。具乳汁,茎褐色,有皮孔,老枝被毛渐脱落;枝条叶、花梗、果实均密被棕**绒毛。根圆柱状,弯曲,根皮暗棕色,有瘤状突起和给皱纹。叶对生,厚纸质;叶柄长37mm;叶征倒卵形至阔椭圆形,长715xm,宽37cm,中部以上较宽,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浅心形,干后灰褐色;侧脉羽状平行。聚伞花序腋生,三歧,阔圆锥状;花序梗和花梗有许我苞片和小苞片;外面密被绒毛;花小,花冠外面黄绿色,内面黄红色,辐状,花冠裂片向历覆盖;副花冠裂片丝状;花粉器内藏有许多四合花粉;子房被柔毛,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蓇葖果又生,张开成直线,圆柱状,长712cm,直径57mm;种子先端具长达3cm的白色或淡**绢质种毛。花期610月果期8至翌年3月。0
4.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野山谷疏林中或路旁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4.8 性状性状鉴别 根长圆柱形,略弯,上部稍粗,下部渐细,商品多已绿成扁椭圆形片状,直径0.52cm,厚25mm;较细的根切成长 短不一的段。外皮棕色至暗棕色,有小瘤状凸起和不规则的纵皱纹。制裁硬,不易折断,断面浃整,皮部类白色,稍带粉性,可与木部肃离,木部微**,具放射状纹理,导管显著,小孔状。气微,味苦。
4.9 性味苦微甘;凉
4.10 归经脾;肾;膀胱经
4.11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感冒发热;痢疾;胃痛;腹痛;跌打瘀痛;毒蛇咬伤
4.12 古羊藤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末1.53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4.13 注意《南宁市药物志》:虚寒者忌用。
4.14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图志》:治急慢性肠炎,心胃气痛,红白痢症,外感痧气,蛇伤。
2.《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热病,疟疾,淋浊,癍痧。
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发烧,跌打瘀积肿痛,腰腿酸痛,慢性肾炎。
4.15 古羊藤的临床应用《南方主要确·毒植物》:古羊藤,有毒部位:叶和种子。误食它的叶、子引起头晕腹痛。
4.16 摘录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全国中草药汇编》:救必应 3.1 拼音名 3.2 救必应的别名 3.3 来源 3.4 性味 3.5 功能主治 3.6 救必应的用法用量 3.7 摘录 4 《中华本草》:救必应 4.1 出处 4.2 拼音名 4.3 英文名 4.4 救必应的别名 4.5 来源 4.6 原形态 4.7 生境分布 4.8 栽培 4.9 性状 4.10 化学成份 4.11 救必应的药理作用 4.12 鉴别 4.13 性味 4.14 归经 4.15 功能主治 4.16 救必应的用法用量 4.17 附方 4.18 救必应的临床应用 4.19 摘录 5 救必应药典标准 5.1 品名 5.2 来源 5.3 性状 5.4 鉴别 5.5 检查 5.5.1 水分 5.5.2 总灰分 5.6 浸出物 5.7 含量测定 5.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5.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5.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7.4 测定法 5.8 救必应饮片 5.8.1 炮制 5.8.2 性味与归经 5.8.3 功能与主治 5.8.4 用法与用量 5.8.5 贮藏 5.9 出处 附: 1 用到中药救必应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救必应的中成药 * 救必应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jiù bì yìng
2 英文参考holly bark,ovateleaf holly bark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全国中草药汇编》:救必应 3.1 拼音名Jiù Bì Yìnɡ
3.2 救必应的别名白银树皮、九层皮、白兰香、熊胆木
3.3 来源冬青科冬青属植物铁冬青Ilex rotunda Thunb.的树皮(二层皮),叶、根也可入药。全年可采,刮去外层粗皮,切碎,晒干或鲜用;叶多为鲜用,根春秋采挖。
3.4 性味
苦,凉。
3.5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感冒,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急性胃肠炎,风湿骨痛;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疮疡,外伤出血,烧烫伤。
3.6 救必应的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树皮研粉调油敷;鲜叶或根捣烂敷患处。
3.7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4 《中华本草》:救必应 4.1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4.2 拼音名Jiù Bì Yìnɡ
4.3 英文名Ovateleaf Holly Bark
4.4 救必应的别名白木香、羊不吃、土千年健、矮四陀、观音柴、消癀药、白银香、白银树、山熊胆、红子儿、冬青柴、白皮冬青、白山叶、白沉香、白兰香、狗屎木、冬青仔、小风藤、白凡木、九层皮、红熊胆、山冬青、白银木、过山风。
4.5 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铁冬青的树皮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x rotunda 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4.6 原形态铁冬青 常绿乔木或灌木,高515m。枝灰色,小枝多少有棱,红褐色。叶互生;叶柄长712mm;叶片纸质,卵圆形至椭圆形,长410cm,宽24cm,先端短尖,全缘,上面有光泽,侧脉5对,两面明显。花单性,雌雄异株,排列成具梗的伞形花序;雄花序花梗长28mm,花柄长24mm;萼长约1mm;花瓣45,绿白色,卵状矩圆形,长35mm;子房上位。核果球形至椭圆形,长4.56mm,熟时红色;先端有宿存柱头。花期56月,果期910月。
4.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常生长于山下疏林或沟、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
4.8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光照,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以上层深厚而肥沃的砂质壤土上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季种子成熟时,选取生长健壮的母株留种。以大粒饱满种子,晾干置布袋贮藏。于翌年3月,将种子用2530℃温水浸半日,再用湿沙混合催芽,种子萌发后,按行株距35cm开沟条播,播后覆土,浇水保湿。当苗高30cm左右定植。按行株距400cm×300cm开穴,施足基肥,每穴种1株,压紧,浇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头两年应间种豆类等农作物,每年中耕除草34次,春秋季各施1次厩肥等有机肥。冬季将树干下垂纤弱枝、过密枝剪除,促进主干直立粗壮。
4.9 性状性状鉴别 根皮呈卷筒状或略卷曲的板片状,长短不一,厚0.30.5(1)cm。外表面发**或灰褐色,粗糙,常有横皱纹或略横向突起;内表面淡褐色或棕褐色,有浅纵向条纹。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稍呈颗粒性,黄白色或淡黄褐色。气微,味苦、微涩。树皮较薄,边缘略向内卷,外表面有较多椭圆状突起的皮孔。以皮厚、苦味浓、无碎杂物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皮横切面:木栓层为512列切向延长的木栓细胞,皮层有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内侧石细胞群断经排列成环,石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长径64100μm,直径3250μm,壁厚8 16μm。韧皮部较宽,有石细胞群散在,射线数列,细胞径向延长,有的含方晶。皮层及韧皮部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及草酸钙方晶,方晶大小不一,直径832μm。相似,主要不同点为皮层石细胞群切向排列断续成2行,韧皮部石细胞群较少。
4.10 化学成份树皮含黄酮甙、酚类、鞣质、三萜甙,并分离出救必应酸(rotundic acid),3O23O异亚丙基救必应酸[3O23Oisopropylidenerotundic acid],3乙酸齐墩果酸(3acetyloleanol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芥子醛(sinapaldehyde),丁香醛(syringaldehyde),芥子醛葡萄糖甙(sinapaldehydeglucoside),丁香甙(syringin),长梗冬青甙(pedunculoside),β香树脂醇(β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等。
4.11 药理作用1.止血作用:救必应乙素(三萜甙)在试管内能使凝血时间缩短,对狗股动脉切开,狗、兔肝叶部分切除,狗脾脏十字切口,兔耳及兔肠系膜静脉切开均能缩短止血时间。
2.对平滑肌的影响:救必应乙素对离体兔耳血管灌流,证明对血管平滑肌有收缩作用。其黄酮甙部分,对豚鼠离体回肠有松弛作用,且能拮抗乙酰胆堿引起的肠痉挛。
3.抗菌作用:煎剂试管内能抑制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痢疾(弗氏)、伤寒、绿脓杆菌。
4.12 鉴别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约2g,加乙醇10ml,浸渍30min,时时振摇,滤过。滤液作以下试验:①取上述乙醇滤液2ml,加三氯化铁试液,显绿蓝色。(检查黄酮)②取上述乙醇滤液5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醋酐数滴,再加硫酸12滴,即显紫蓝色或红紫色。(检查三萜)
4.13 性味苦;寒
4.14 归经肺;肝;大肠经
4.15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痛。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胃痛;署湿泄泻;黄疸;痢疾;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湿疹;疮疖
4.16 救必应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熬膏涂。
4.17 附方①治癍痧、绞肠痧: 救必应二两,山豆根一两,龙牙草二两,路边菊三两。水煎服。 (广西)②治外感风热头痛: 救必应一两,水煎,曰服三次。③治喉痛: 干救必应三钱,水煎作茶饮。④治跌打肿痛: 救必应树皮二钱研粉,白糖一两,开水冲服。⑤治汤火伤: 干救必应研粉,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日涂五至六次。 (②方以下出《广西中草药》)⑥治一般胃病: 铁冬青三钱,鸡蛋壳五钱,绯红南五味子三钱,白及三钱,石菖蒲一钱。共研细粉,每次服五钱,每日二次,饭后服。 (江西《草药手册》)⑦治胃、十二指肠溃疡: 铁冬青二两,海螵蛸四两,绯红南五味子二两,竹叶椒一两。共研为细粉,作成小颗粒,每服五分,每日三次。(江西《草药手册》)⑧治急慢性肝炎: 救必应一两半,八角王五钱。二药均用树皮,刮去粗皮,切片,加水二碗,煎至半碗,每口一剂,分二次服。(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⑨治神经性皮炎: 熊胆木皮三两,煎水外洗局部。 (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4.18 救必应的临床应用用于抗感染。制成注射剂、 片剂和溶液应用。注射剂每次肌注2ml,片剂每服4片,均每日34次;溶液供局部外用。适用于化脓性疾患(如皮肤疮疖、蜂窝织炎、深部脓肿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菌痢、烧伤感染及手术后预防感染等。临床治疗外科化脓性感染26例,治愈23例;用于手术后预防伤口感染9例,8例效果满意。此外,片剂还有止痛作用,可用于胃痛、腹痛、肾绞痛等。治程中一般无全身不良反应。
4.19 摘录《中华本草》
5 救必应药典标准 5.1 品名救必应
Jiubiying
ILICIS ROTUNDAE CORTEX
5.2 来源本品为冬青科植物铁冬青Ilex rotunda ThLmb.的干燥树皮。夏、秋二季剥取,晒干。
5.3 性状本品呈卷筒状、半卷筒状或略卷曲的板状,长短不一,厚1~15mm。外表面灰白色至浅褐色,较粗糙,有皱纹。内表面黄绿色、黄棕色或黑褐色,有细纵纹。质硬而脆,断面略平坦。气微香,味苦、微涩。
5.4 鉴别(1)本品粉末浅棕色至棕褐色。石细胞甚多,浅黄绿色或浅**,单个散在或成群,直径14~569m,孔沟明显;有的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草酸钙方晶众多,散在或存在于薄壁细胞中,长17~40μm,宽7~25μl。有的薄壁组织中可见草酸钙簇晶。木栓细胞无色或浅棕色。
(2)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20ml洗涤,弃去氨液,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救必应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紫丁香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1含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一甲醇一无水甲酸(16: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5.5 检查 5.5.1 水分不得过11.0%(附录ⅨH第一法)。
5.5.2 总灰分不得过8.0%(附录ⅨK)。
5.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5.0%。
5.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B)测定。
5.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板数按紫丁香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时间(分钟) 流动相A(%) 流动相B(%) 0~10 10 90 10~20 10→40 90→60 20~30 40 60 5.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紫丁香苷对照品、长梗冬青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lml含紫丁香苷0.1mg,长梗冬青苷0.3mg的混合溶液,即得。
5.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5.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紫丁香苷(C17H24O9)不得少于1.0%,长梗冬青苷(C36H58O10)不得少于4.5%。
5.8 救必应饮片 5.8.1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
5.8.2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胃、大肠、肝经。
5.8.3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暑湿发热,咽喉肿痛,湿热泻痢,脘腹胀痛,风湿痹痛,湿疹,疮疖,跌打损伤。
5.8.4 用法与用量9~30g。外用适量,煎浓汤涂敷患处。
5.8.5 贮藏置干燥处。
5.9 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用到中药救必应的方剂 复方救必应胶囊ng标准编号:WS3B198695处方:救必应1000g东风桔1000g香附1000g制法:...
腹可安片处方:扭肚藤100g火炭母100g车前草33g救必应67g石榴皮33g制法:以上五味,加水煎煮二次...
胃安宁片矾(煅)162g白及41g延胡索(醋制)41g救必应41g薄荷脑0.06g制法:以上六味,白及、白...
快应茶根9375g鸭脚木皮4688g火炭母6250g救必应6250g淡竹叶4688g山芝麻3125g金沙...
罗浮山百草油5g木防己0.5g三叉苦0.5g金银花0.5g救必应0.5g白半枫荷0.5g山苍子0.5g麻黄0....
更多用到中药救必应的方剂用到中药救必应的中成药 复方救必应胶囊
ng标准编号:WS3B198695处方:救必应1000g东风桔1000g香附1000g制法:...
腹可安片处方:扭肚藤100g火炭母100g车前草33g救必应67g石榴皮33g制法:以上五味,加水煎煮二次...
胃安宁片矾(煅)162g白及41g延胡索(醋制)41g救必应41g薄荷脑0.06g制法:以上六味,白及、白...
快应茶根9375g鸭脚木皮4688g火炭母6250g救必应6250g淡竹叶4688g山芝麻3125g金沙...
罗浮山百草油5g木防己0.5g三叉苦0.5g金银花0.5g救必应0.5g白半枫荷0.5g山苍子0.5g麻黄0....
更多用到中药救必应的中成药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关于“古羊藤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戊卿硕]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zhishi/202508-2196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戊卿硕”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古羊藤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古羊藤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目录 1 拼音 2...
文章不错《古羊藤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