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的话,说话口吃是后天养成的一种不好的语言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会因为说话说不好,而导致心理上受伤害,从而养成一种不好的语言习惯;
手哆嗦的原因很多,如果没有生理病变的话,那就属于伴随运动性口吃,
以下是口吃症状的表现,你可以仔细阅读一下,看具体自己有哪些表现:
1、连发性口吃
这是很轻的一种,指讲话时,某一字音重复后才能说出下一个字。如“你你,你你……你叫什么名字”,“对,对,对不起”等。这是最常见的,也是最易矫治的一种。
2、往复性口吃某一句话的“词音”讲过后,又重复再讲。如“我叫李怀、李怀、李怀记,家住在、家住在、家住在西安、西安、西安地区”。
3、无义掺音性口吃
患者在讲那句话或那个字说不出时,掺进一个没有用的废词、废字来救急。如“你上哪里去”说成“啊你啊上啊哪啊里啊去啊”或者“这个的”、“那个的等”。
4、拖音性口吃
既不难发,也不连发,更无中阻,只是把某一个字拉得很长,才能说下一个字,“对---不起,请---原谅”。
5、中阻性口吃
一句话开头几个字上尚能勉强地、顺利地说出,但到了中途,碰到自己平常最难发(畏惧)的字音,语言就在中途受阻。如:有个患者最怕发“人”字和“老”字,遇到它们会说成“昨天我也约了个朋友到人、人、人、人民**院看**,碰到了老、老、老王同志。”
6、强直性口吃
一句话刚说了几个连发性的吃音,心理一紧张,口舌好象僵住了,即使不是难发音也发不出;这时有的患者甚至手脚发冷,处于痉挛状态。
7、伴随运动性口吃
这是在讲话前或讲话中途,遇到以上几种情况时出现的伴随运动,往往因某一音发不出时,要借助一些躯体或局部动作才能说出,有的手舞足蹈,有的局部抽动,还有的伸舌头、拍腿、跺脚挤眼等。
8、难发性口吃
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每句话开始第一个字就无法说出,一句话虽然想了好多遍,做了很多准备,但一开口反而急得两眼直瞪,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在喉头发出沉闷低微的"嗯""嗯""嗯"声,或者斯斯无语的声响
只要不是因为生理原因而导致的说话口吃,通过矫正学习是完全可以恢复语言流畅性!
中国现在的总人口数在13.7亿人左右。而口吃的发病率,大约是总人口数的1%。
这就意味着,现在在中国,大约有1400万的口吃者。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是在哪个国家,说哪种语言,是哪种人种,还是位于何种经济水平,口吃的发病概率,大约都是总人口的1%。而在其中,男女口吃者的比例,也都固定在4:1左右。
这两个数字,也是科学家们从很早之前,就推测“口吃有遗传因素”的重要原因。
上述信息来自童镭的《口吃者圣经》。
本文来自作者[青寒]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zhishi/202508-2140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青寒”
本文概览:一般来说的话,说话口吃是后天养成的一种不好的语言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会因为说话说不好,而导致心理上受伤害,从而养成一种不好的语言习惯;手哆嗦的原因很多,如果没有生理病变的...
文章不错《手哆嗦说话口吃磕吧是吗原因》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