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的传说
很久以前,高州泗水滩底因旱无雨,荔树枯萎,百姓们急得痛哭流涕。一天,八仙踏着祥云赴瑶池为王母祝寿,往下一望,见人世间的老百姓扶着荔树痛哭悲伤苦不堪言,便停住云头,深表同情。老百姓们霎时见祥云遍布上空,便拜求八仙垂怜,拯救荔树。八仙在寿筵上奏请王母,便派南海观世音带花露水到滩底遍洒,把枯萎的荔树救活。从此,滩底一带荔树岁岁翠绿,年年果满枝头、品质特优。
00朝廷高力士回乡省亲,闻滩底村荔枝是果中珍品,欲进贡唐玄宗与杨贵妃,以博取龙颜凤脸的喜悦。但苦于路途遥远,难保其鲜,急得高力士长吁短叹。在滩底河边,他看见远处长有象农家烟囱般的大麻竹,突然心生一计,何不将大麻竹砍下为数段,凿孔将荔枝放进去,再密封,既可远运又可保其鲜艳。
00当夜,高力士即命随从依计行事。翌日拂晓,驮有伪装麻竹袋的一骑先行,驮着贡荔麻竹袋的一骑后行。一个驿站又一个驿站,不断更人换马,跑得飞快,尘土飞扬,唯恐贡荔迟送上京会变质。快到京城,叛匪安禄山部十多人即将前骑拦截住,要将贡品留下,否则,刀下无情。经过一番搏斗,前骑佯败,将驮着的十多个麻竹筒抛弃下马,扬长而去。后骑知情,便绕道进京。此时,望穿秋水的杨贵妃见一骑远道飞奔而来,知是贡荔送到,嫣然一笑。此一笑后来有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入知是荔枝来。”便是描写这一情景的。
典故:当时的妃子即杨贵妃,她非常喜欢吃岭南的荔枝,但是岭南的荔枝难以保鲜,想要吃到新鲜荔枝,需要不停派人快马加鞭送到宫中,为此吃荔枝,累死了不少的马匹,而仅仅只是为了博得一个妃子的喜欢。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出处: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州一绝/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辞一作:不妨)
翻译: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一骥红尘妃子笑出自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作者杜牧 朝代唐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译文: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本文来自作者[山梅]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zhishi/202508-2085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山梅”
本文概览:“一骑红尘妃子笑”的传说 很久以前,高州泗水滩底因旱无雨,荔树枯萎,百姓们急得痛哭流涕。一天,八仙踏着祥云赴瑶池为王母祝寿,往下一望,见人世间的老百姓扶着荔树痛哭悲伤苦不堪言,...
文章不错《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故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