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主要分成三类:椭圆星系、螺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
1、椭圆星系:外形呈正圆形或椭圆形,中心亮,边缘渐暗。按外形又分为E0到E7八种次型。椭圆星系的传统形象是最初的爆发之后,恒星形成过程已经结束的星系,只留下衰老中的恒星仍在闪烁著光辉,但偶尔仍会有少量的恒星形成。
通常,椭圆星系看起来是**或红色,与在旋臂上有高热的年轻恒星,发出淡蓝色调的螺旋星系对比有很大的差异。
2、螺旋星系(Spiral Galaxy),是指由大量气体、尘埃和又热又亮的恒星所形成,有旋臂结构的扁平状星系。螺旋星系是具有漩涡结构的河外星系,在哈勃的星系分类中用S代表。
螺旋星系的螺旋形状,最早是在1845年观测猎犬座星系M51时发现的。
3、不规则星系是指外形不规则,没有明显的核和旋臂,没有盘状对称结构或者看不出有旋转对称性的星系,用字母Irr表示。不规则星系的直径约在0.65万~2.9万光年之间。在全天最亮星系中,不规则星系只占5%。
扩展资料
星系的形成包含了两方面,一是上下理论,二是下上理论。上下理论是指:星系乃由一次宇宙大爆炸中形成,发生在137亿年前。
另一个学说则是指:星系乃由宇宙中旳微尘所形成。原本宇宙有大量的球状星团(globularcluster),后来这些星体相互碰撞而毁灭,剩下微尘。这些微尘经过组合,而形成星系。
星系大小差异很大。椭圆星系直径在3300光年到49万光年之间;漩涡星系直径在1.6万光年到16万光年之间;不规则星系直径大约在6500光年到2.9万光年之间,星系的质量一般在太阳质量的100万到1万亿倍之间。
百度百科-星系
宇宙中有千亿个以上个星系。
星系又称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由大量恒星组成星系。因为距离遥远,在外表上都表现为模糊的光点,因而又被称为“河外星云”。河外星系与银河系一样也是由大量的恒星、星团、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人们又观测到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
按照它们的形状和结构,可以分为:旋涡星系、棒旋星系、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人们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最通用的河外星系分类法是1926年哈勃提出的。河外星系的发现将人类的认识首次拓展到遥远的银河系以外,是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研究简史
自从17世纪初望远镜发明后,人类视野拓展到越来越远的宇宙深处,天文学家们陆续发现了一些云雾状天体,被称为星云。有的星云是气体的,有的被认为像银河系一样,是由许许多多恒星组成的宇宙岛。
由于距离地球太远,观测都分辨不清那些由大量恒星构成的朦胧天体。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和英国天文学家赖特等人曾猜想这些星云是像银河一样由星群构成的宇宙岛,只因距离太远而不能分辨出单个的星体。关于河外星系的发现过程可以追溯到两百多年前。
扩展资料:
星系名称由来
银河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天体。在天空中有一种天体,用小型望远镜看,它几乎和银河系的星云差不多,不能分辨。如果用大望远镜看,就会发现,它们不是弥漫的气体和尘埃,而是可以分辨的一颗颗恒星组成的,形状也象一个旋涡。
它们是与银河系类似的天体系统,距离都超出了银河系的范围,因此称它们为“河外星系”。仙女座星系就是位于仙女座的一个河外星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一样,也是由大量的恒星、星团、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
观测到的星系有1000亿个之多,如1518---1520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环球航行到南半球,在南天空肉眼发现了两个大河外星云(河外星系)命名为: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它们是距银河系最近的河外星系,而且和银河系有物理联系组成一个三重星系。
百度百科-河外星系
本文来自作者[戊卿硕]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zhishi/202508-2065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戊卿硕”
本文概览:星系主要分成三类:椭圆星系、螺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1、椭圆星系:外形呈正圆形或椭圆形,中心亮,边缘渐暗。按外形又分为E0到E7八种次型。椭圆星系的传统形象是最初的爆发之后,恒星...
文章不错《宇宙中有多少个星系?》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