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清,男,1966年生,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远清教授1988 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94 年硕士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1997 年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系,然后留校工作。访问合作过的境外学术机构有:香港中文大学、日本脑科学研究中心、新加坡信息通信研究所、英国华威大学等。 2000年以来,先后致力于盲信号分离、稀疏编码、半监督机器学习、脑信号分析、脑机接口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创新性成果。 迄今为止,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在IEEE Trans. On Information Theory、On Signal Processing、On Neural Networks、On Circuits and Systems、IEEE Computer Magazine等期刊上发表或被录用长文(Regular paper)9篇, 在Machine Learning、Neural Computation、NIPS国际著名期刊及权威会议上发表论文共4篇。 论文被SCI 收录 23 篇,SCI 他人引用 200余篇次,论文总共被引用500余篇次。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及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等。
恬简:恬淡简易。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陈书?萧干传》:“滂弟干,字思惕,容止雅正,性恬简,善隶书,得叔父子云之法。”
充分利用名字蕴含的意义来教育孩子为人处世之道,这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如果给孩子所取名字富于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的话,这份名字的解释就足以用来当作家训指导教育孩子成长,对孩子品性才能的培养有很大的裨益并留给子孙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纪念文字,这也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
大文学家苏洵为儿子苏轼(苏东坡)、苏辙取名时就曾专门写过一篇名为《名二子》的文章解释儿子名字的含义并用之教育苏轼、苏辙兄弟;而苏轼、苏辙兄弟也把这篇文章奉为为家训及人生座右铭,以鞭策自己并纪念父亲。这是千古传颂的一段佳话,也是名字意蕴对于子女教育产生影响的一个典范。
本文来自作者[利铃]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zhishi/202508-1979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利铃”
本文概览:李远清,男,1966年生,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远清教授1988 年本科毕业...
文章不错《谁能给我李远清的详细资料》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