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填料在污水处理中有什么作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填料在污水处理中有什么作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水处理中的填料包括蜂窝斜管、弹性填料、滤料等等,都是有助于水处理加速处理效果的。列举如下,请参考:
一、蜂窝填料:六角蜂窝填料有斜管和直管两种,材质有聚丙乙稀和聚氯乙稀高强度耐久性塑料。斜管利用多孔形沉淀除掉给排水工程中进水口泥砂,一般工业和生活用水沉淀、污水沉淀、隔油及尾矿浓缩等处理效果很好,也可用于滤池改造。特点是湿周大,水力半径小,层流状态好,颗粒沉淀不受絮流干扰。直管用于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淹没式生物滤池及生物转盘的微生物体,对城市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进行生化处理。特点是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曝气强度低,不须污泥回流。
二、滤头滤帽(反冲洗滤头):滤头是滤池底部配水系统汽水反冲冼装置,它能有效地冲洗出滤池中的污泥杂物,保证滤池水质水量正常运行;滤头的种类有(长、短柄)磨菇型、梅花型、塔型和圆柱型,均采用ABS工程塑料制成,结构合理,连接牢固,承压强度高,缝隙不变型,能使滤板间无死水角区,不积泥,效果好,(每小时排水量)0.25吨、
0.5吨、1吨。长柄滤头常用于滤池汽水反冲洗配水系统;短柄滤头应用于单水反冲洗和重力式,压力式滤罐及离子交换滤床等水处理设备的过滤装置。
三、多面空心球:用聚丙烯塑料制成的塔器填料有多面空心球、阶梯环、鲍尔环、液面覆盖球等系列产品,适用于电力、化工、造纸、环保等行业的脱碳、脱气、脱碳酸、油水分离、海水淡化、纯水、废水处理等装置中使用,具有飞速高,叶片多,阻力小,全湿比表面积大,耐高温、耐腐蚀,表面亲水性能好,喷淋密度低等特点。
四、半软性填料:半软性填料由高分子聚合物制成,有较强的再次布水、布气能力。长期使用不变形,容易挂膜、脱膜。脱落的生物膜呈细碎状,填料不容易堵塞。耐腐蚀,耐生物降解。单元直径一般¢120、¢150,中心绳有塑料绳及纤维绳,规格可根据设计部门及用户要求而定。
五、组合填料:组合填料是在软性填料的基础上改进的另一类填料,由纤维束、塑料环片、套管、中心绳组成。纤维束在中间塑料环片的支撑下,避免了纤维束中心结团的现象,同时以能起到良好的布水、布气作用,接触传质条件好,氧的利用率高。填料单元直径有:¢120mm
¢150mm
¢200mm
六、立体弹性填料:立体弹性填料材质选用聚烯烃类、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老化的优质塑料填料,该产品使用寿命长,充氧性能好。由于丝条的特殊结构,因而挂膜后的表面积成倍增大,且挂膜、脱膜容易、生物膜活性强。耐高温负荷冲击,处理效果显著,运行管理方便,不堵塞、不结团。在不同水质工程应用时,可调节丝条粗细的组装形式,完全适用于各种废水的厌氧、兼氧、好氧等处理工艺。
一、操作步骤:
1.开机前先将流动相过滤和超声:水流动相用混合滤膜(0.2μm)过滤,有机流动相用有机滤膜过滤,之后超声脱气15-20分钟。(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流动相里的杂质,以免杂质进入色谱柱堵塞色谱柱;超声的目的是排除流动相里面的气体,以防气体进入色谱柱损害色谱柱,影响柱效能)
注:试验过程中由于只有0.45μm的混合滤膜,第一次使用时感觉效果不好,于是过滤水时同时使用两张混合滤膜过滤水流动相。
2.超声结束后,将流动相放置到规定位置(1号泵接水流动相,2号泵接有机流动相),开机逐个排气(先启动泵,排气结束后再打开检测器)。
3.排气结束后,关闭所有排气阀。先用纯有机流动相冲洗色谱柱20-30分钟,基线走稳之后,再打开水流动相(注意:水流动相和有机流动相流速之和为1ml/min),继续走基线,直到基线平稳。
注意:实验结束后,再用纯有机流动相冲洗色谱柱20-30分钟,冲出色谱柱内残留的样品物质,预防长时间不使用仪器样品的残留物质沉积在色谱柱内,导致下次使用难以冲出,色谱柱柱压偏高,基线不稳,出现大量鬼峰。(不同规格的色谱柱其所允许的.最大流速之和不同)
4.走基线时,应将进样阀处于Load状态,用注射器进样时应快速进样,进样后将进样阀立即扳回到Inject状态,此时液相系统开始进入采样状态。采样结束后,可在数据分析里面查看分析结果并可进行编辑,也可以在脱机状态下查看样品的分析结果并编辑。
二、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1.过滤时有时会出现流动相漏液。可能的原因是滤膜放置不正确(有点偏)和接头有点错位,导致流动相从缝隙中漏出。
注意:操作时,应先向滤瓶内倒入少量流动相,观察是否漏液并开始过滤,若未漏液,再向滤瓶中添加流动相。
2.超声时,瓶外液体的液面应高于瓶内流动相的液面,否则流动相内的气体可能无法排出液体,气体仍然残留在流动相内,以致开机排气时无气泡排出。
3.开机排气结束后,应先将流动相流量调小,再关闭排气阀,否则会导致柱压瞬间升高超过压力上限,致使泵停止工作。
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冲洗柱子时,应尽量避免使用纯水流动相冲洗柱子,因为水极性强,会损害色谱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色谱柱C18是非极性的),导致柱效下降。
5.冲洗色谱柱时,还可辅助以不同比例的混合流动相冲洗色谱柱,以冲出不同极性的残留物质,但最后还是要用纯有机流动相冲洗色谱柱一段时间。
6.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压力超过上限或压力偏高(在压力上限范围内有机流动相和水流动相流速之和无法达到1ml/min),有可能是柱内有残留物质未被冲出,此时应用较大流速(≤1ml/min)的有机流动相充分冲洗色谱柱。若条件允许,也可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冲洗色谱柱。压力过高也有可能是滤头堵塞,此时可将滤头取出放到有机溶剂中超声。
7.若隔天或更长时间不使用液相色谱仪,应将两流动相瓶中均倒入纯的有机流动相(因为水流动相长时间不用会滋生细菌,污染滤头和色谱柱,导致下次开机使用时会出现鬼峰,基线不稳)。
8.进样时所进样品的体积应不小于色谱柱的最大容积,且进样时注射器里的气泡一定要排出,不可将气泡打进色谱柱。
工作原理
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有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下面将分别叙述其各自的组成与特点。
进样系统
一般采用隔膜注射进样器或高压进样间完成进样操作,进样量是恒定的。这对提高分析样品的重复性是有益的。
输液系统
该系统包括高压泵、流动相贮存器和梯度仪三部分。高压泵的一般压强为l.47~4.4X10Pa,流速可调且稳定,当高压流动相通过层析柱时,可降低样品在柱中的扩散效应,可加快其在柱中的移动速度,这对提高分辨率、回收样品、保持样品的生物活性等都是有利的。流动相贮存器和梯度仪,可使流动相随固定相和样品的性质而改变,包括改变洗脱液的极性、离子强度、PH值,或改用竞争性抑制剂或变性剂等。这就可使各种物质(即使仅有一个基团的差别或是同分异构体)都能获得有效分离。
分离系统
该系统包括色谱柱、连接管和恒温器等。色谱柱一般长度为10~50cm(需要两根连用时,可在二者之间加一连接管),内径为2~5mm,由"优质不锈钢或厚壁玻璃管或钛合金等材料制成,住内装有直径为5~10μm粒度的固定相(由基质和固定液构成).固定相中的基质是由机械强度高的树脂或硅胶构成,它们都有惰性(如硅胶表面的硅酸基因基本已除去)、多孔性(孔径可达1000?)和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加之其表面经过机械涂渍(与气相色谱中固定相的制备一样),或者用化学法偶联各种基因(如磷酸基、季胺基、羟甲基、苯基、氨基或各种长度碳链的烷基等)或配体的有机化合物。因此,这类固定相对结构不同的物质有良好的选择性。例如,在多孔性硅胶表面偶联豌豆凝集素(PSA)后,就可以把成纤维细胞中的一种糖蛋白分离出来。
另外,固定相基质粒小,柱床极易达到均匀、致密状态,极易降低涡流扩散效应。基质粒度小,微孔浅,样品在微孔区内传质短。这些对缩小谱带宽度、提高分辨率是有益的。根据柱效理论分析,基质粒度小,塔板理论数N就越大。这也进一步证明基质粒度小,会提高分辨率的道理。
再者,高效液相色谱的恒温器可使温度从室温调到60C,通过改善传质速度,缩短分析时间,就可增加层析柱的效率。
关于“填料在污水处理中有什么作用?”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果艾]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zhishi/202507-1101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果艾”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填料在污水处理中有什么作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填料在污水处理中有什么作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文章不错《填料在污水处理中有什么作用?》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