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竖》①点读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②。各登一树,相去③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④,意甚仓皇⑤。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⑦。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⑧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⑨,始望见之;乃舍此趋⑩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补充注释]
①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山东淄川(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
③去:距离。
④入穴失子: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
⑤意甚仓皇:神情非常惊慌。
⑥嗥(háo):狼的叫声。
⑦号(háo))且爬抓: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
⑧致:招引。
⑨四顾:四面张望。
⑩趋:快走。
跑(páo):同“刨”,兽用前爪刨地。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嘴里不停地嗥叫,脚不停地奔跑。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僵:僵硬。 绝:断。[阅读点拨]
这篇小小说堪称精炼与生动的典范。不到二百字的篇幅,牧童的智慧与勇气、狼的急迫焦躁与疲于奔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牧童充分利用狼的心理与弱势,以最小的代价赢得了成功,充分彰显了智慧的力量。
[参考译文]
两个牧童进山来到狼穴,洞穴中有两只小狼,(他们)谋划好并分别捉住了其中的一只小狼,然后他们各自爬上一颗树,相距几十步。不一会儿,大狼进入洞穴,发现幼狼丢失了,神情很是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子和耳朵,故意使它嚎叫,大狼听见声音仰头看,愤怒地跑到树下,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其中一个童仆又在另一颗树上使小狼急促地嚎叫。(大)狼听见声音四处张望,才望见它,就丢下这棵树跑向那边,奔跑号叫和前面一样。开始那树上的狼又嚎叫起来了,大狼又转而奔向它,嘴里不停地嗥叫,脚不停地奔跑。经过几十次往复,跑得渐渐慢了,声音渐渐弱了,后来奄奄一息僵卧(地上)。过了很久,便不动了。牧童下来看它,发现它的气已经断了。
蒲松龄为什么要写《聊斋志异》?
4部
内地2005年版《聊斋》、(聊斋1)、《小倩》、《阴差阳错》、(陆判)、《画皮》、《小翠》、《阿宝》、《小谢》。
内地2007版《聊斋奇女子》
《宦娘》、《连城》、《侠女》、《辛十四娘》
内地2007年版《聊斋志异之二》
《胭脂》、《义犬》、《粉蝶》、《莲香》、《罗刹海市》、《婴宁》
内地2009年版《聊斋之3》
《梅女》、《画壁》、《白秋练》、《庚娘》、《公孙九娘》、《江城》、《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为494篇)。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扩展资料: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1640年~1715年),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省淄川县(今山东淄博)人,清代杰出小说家,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声誉。蒲松龄自幼聪慧好学,十九岁参加科举考试,县、府、道三考皆第一,名闻乡里,他热衷功名,但后来却科场不利,直到七十一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曾给宝应县知县孙蕙做了数年幕宾,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官宦人家做塾师,前后将近四十年。他将自己的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反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思考,倾注于笔端,集成《聊斋》一书。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
计有文集十三卷,四百余篇;诗集六卷,一千余首;词一卷,一百余阕;戏本三出(《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俚曲十四种(《墙头记》、《姑娘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增补幸云曲》);以及《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伤寒药性赋》、《草木传》等多种杂著,总计近二百万言。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的孤愤的。因此我们不能只是看《聊斋志异》奇异有趣的故事,当作一本消愁解闷的书来读,而应该深入地去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和恨,悲愤和喜悦,以及产生这些思想感情的现实生活和深刻的历史内容。由于《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历了漫长时期才完成的短篇小说集,故事来源不同,作者的思想认识前后有发展变化,加上作者世界观本身存在矛盾,因而全书的思想内容良莠不齐,比较复杂。但从总体看来,优秀之作占半数以上,主要倾向是进步的,真实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理想、愿望和要求。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总的艺术追求,也是这部短篇小说集最突出的思想特色。
本文来自作者[残花月]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yule/202508-2236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残花月”
本文概览:《牧竖》①点读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②。各登一树,相去③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④,意甚仓皇⑤。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
文章不错《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牧竖》的注释》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