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文

 四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时,要引导学生读懂这三首古诗词,感悟每首诗/词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我在此整理了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文

 《独坐敬亭山①》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

 只有敬亭山。

 注释

 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③厌:满足。

 《望洞庭①》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②,

 潭面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④。

 注释

 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忆江南①》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②。

 是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忆江南:词牌名。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

 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独坐敬亭山》赏析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望洞庭》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忆江南》赏析

 词人青少年时期就曾旅居江南,中年又先后在杭州、苏州等地做过刺史(州的长官),江南的美丽风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恋恋不能忘怀。晚年在北方,他写过不少怀念江南的诗歌,《忆江南》词三首就是其中广为传诵的一组。它们约作于文宗开成三年(838)前后,当时词人66岁左右,正以太子少傅分司洛阳(领干薪在洛阳养老)。这里所录,是组词的第一首,也是写得最精彩的一首。

 旧曾谙,过去曾经饱览。谙,热悉。江花,江边的鲜花。蓝,植物名,种类很多,叶子可用来制作青绿色的染料。

 ?日出?两句,线条粗犷明快,设色鲜艳浓烈,凸现了春和景明时的江花江水,有彩版画的艺术效果。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单元内容有哪些?

古诗词三首四年级下册内容如下:

我会写:宿:住宿 ?寄宿 ?宿舍 ?宿敌 ?风餐露宿、徐:徐徐 ?徐缓 ?徐步 ?清风徐来 ?不疾不徐

篱:篱笆 ?竹篱茅舍 ?寄人篱下、疏:稀疏 ?疏忽 ?疏远 ?疏导 ?志大才疏

杂:杂色 ?杂事 ?杂技 ?夹杂 ?人多手杂、稀:稀疏 ?稀客 ?稀少 ?稀有 ?稀粥 ?稀饭、蜻:蜻蜓 ?蜻蜓点水、蜓:蜻蜓?蜻蜓点水、茅:茅草 ?茅屋 ?茅庐 ?茅厕 ?茅舍 ?茅棚

檐:屋檐 ?房檐 ?帽檐 ?廊檐 ?飞檐走璧、翁:老翁 ?渔翁 ?翁婿 ?主人翁 ?塞翁失马、锄:锄草 ?锄田 ?铁锄 ?锄头 ?锄奸、赖:依赖 ?抵赖 ?诬赖 ?赖账 ?百无聊赖、剥:剥削 ?剥夺 ?剥离 ?盘剥 ?生吞活剥

多音字:宿: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剥:bō剥削 bāo剥皮

形近字:徐(徐缓)途(路途)?篱(篱笆)离(离开)、疏(疏远)蔬(蔬菜)?蜻(蜻蜓)晴(晴朗)、茅(茅屋)矛(矛盾)?赖(依赖)懒(懒散)

课外扩展: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课后习题答案: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

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意:儿童们奔跑着,追寻翩翩飞舞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急”“追”这两个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无处寻”三个字让我们仿佛看见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形象。

场景:一个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的蝴蝶,眼看就要追上蝴蝶了,他不由得露出了开心的微笑,可是蝴蝶扑闪着翅膀就飞进了黄灿灿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四年级下册课堂作业古诗词三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单元内容有: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1、《独坐敬亭山》

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二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诗中描绘了鸟尽云去,只有敬亭山与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诗表现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心情郁闷,到敬亭山寻求慰藉的孤单寂寞的心情。

2、《望洞庭》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3、《忆江南》

是唐代诗人自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唤起人们对江南绚丽春色的向往,反问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诗,更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眷恋之情。

第二课、《桂林山水》(全文要求背诵)

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本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最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点,作者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全文要求背诵)

本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的景色明艳、溪流欢唱,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轮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

第四课、《七月的天山》

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课文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相同之处:都描写了自然景观,作者都是唐代诗人。都能借景抒情。

不同之处:前两首为诗,忆江南为词。抒发情怀不一样,独坐敬亭山表达了作者孤寂之情,望洞庭体现 了对洞庭山水的喜爱之情,忆江南表现了对江南美景的怀念及赞美之情。

本文来自作者[晨星明]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yule/202508-22207.html

(8)
晨星明的头像晨星明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晨星明的头像
    晨星明 2025年08月23日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晨星明”

  • 晨星明
    晨星明 2025年08月23日

    本文概览: 四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时,要引导学生读懂这三首古诗词,感悟每首诗/词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我在此整理了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文,供...

  • 晨星明
    用户082309 2025年08月23日

    文章不错《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