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下一句

网上有关“鹬蚌相争下一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鹬蚌相争下一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鹬蚌相争”的下一句是“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两相争执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获利的局面。其结构为主谓式,在句子中可作宾语、定语。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

鹬蚌相争时,鹬和蚌应当考虑的是这个东西是否值得去拼命力争,如果为了蝇头小利,针头线脑,而去撕破脸皮,弄得筋疲力尽,伤痕累累的,那不值得;如果是事关生死存亡,事关高德大义,那就应当拼死力争。关键是,不要为了面子,自己来一场“武打戏”,好让别人静静欣赏,然后再顺手牵羊,那就是“为他人作嫁衣”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成语故事

赵王将要去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的时候,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张着壳晒太阳。有一只鹬鸟,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连忙把壳合上,紧紧地钳住了鹬鸟的嘴。

鹬鸟就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死,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就会死。两个谁也不肯放。渔夫看到了,就把它俩一齐捉去了。

现在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赵两国相持不下,日子久了,双方的力量都消耗得很厉害。我担心强大的秦国成为鹬蚌相争中“渔夫”那样的角色。所以(我)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考虑。

惠王听了,恍然大悟,说:“有道理!”便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行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汉语成语,拼音是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意思是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

白话释义

西汉书·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而鹬啄它的肉,蚌合而实现它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如果有死你。’河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饿死你。’两个不肯相让,渔夫把它们一并擒获。

扩展资料: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游说赵王不要战争,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夹住一只鹬鸟的长嘴,双方争执不让,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

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轻易吞并燕赵。赵王只好放弃战争的打算。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示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留给我们的启示意义深刻。

关于“鹬蚌相争下一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含雪]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yule/202508-22080.html

(12)
含雪的头像含雪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含雪的头像
    含雪 2025年08月22日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含雪”

  • 含雪
    含雪 2025年08月2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鹬蚌相争下一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鹬蚌相争下一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鹬蚌相争”的下一句是...

  • 含雪
    用户082205 2025年08月22日

    文章不错《鹬蚌相争下一句》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