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融,是京兆万年人,隋平昌公宇文弼的后代。祖父宇文节,通晓法令
,贞观年间,任尚书右丞,谨慎干练洁身自好。宇文融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进奏
对策,请求查实天下户籍,没收隐户和没有申报的土地以增加财用,玄宗任命
他为覆田劝农使,检查户簿虚实。升任兵部员外郎兼任侍御史。宇文融于是奏
请慕容琦等二十九人为劝农判官,以御史的名义,分别查验州县,检查订正田
亩,招募流亡的人口而分给他们去耕种。年底增收的钱达到数百万贯。皇帝很
高兴,召见他拜授御史中丞。宇文融于是请求亲自从驿路巡行天下,事不分大
小,先上报台省,台省官吏等待他的旨意,然后下达执行。
中书令张说一向厌恶宇文融,每当宇文融有所建议,张说就引用大道理在
朝廷上与他争辩。宇文融猜想张说对自己没有好感。打算率先找事中伤他。张
九龄对张说说:“宇文融最近很得势,能言善辩诡计多端,公不可忽视。”张
说回答说:“狗鼠之辈能有什么作为!”宇文融向朝廷奏考选之事时,张说多
次驳斥他,宇文融恼怒,就与御史大夫崔隐甫等人在朝廷上弹劾张说招引术士
驱邪及受贿事,张说因此而被罢免了宰相之职。宇文融担心张说将来再被任用
,仍对他诋毁不以。皇帝恨他们结党,下诏令命张说退休,放崔隐甫回家,令
宇文融出任魏州刺史。时逢河北发大水,皇帝下诏命宇文融为宣抚使,不久后
兼任检校汴州刺史、河南北沟渠堤堰决九河使。宇文融有建议请求开垦九河旧
地为稻田。昭入朝廷升任鸿胪卿,兼户部侍郎。第二年,升任黄门侍郎、同中
书门下平章事。宇文融说:“假使我执政能有数月之久,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于是引荐宋璟为右丞相,裴耀卿为户部侍郎,许景先为工部侍郎,当时的人
都称赞他知人善任。任宰相后,每天接待宾客旧友一起畅饮。但思维机警敏捷
,随口应答,即使是皇帝也无法使他理屈。信安王李祎任朔方节度使,宇文融
畏惧他的权势,指使御史李宙上奏弹劾他,李祎暗中得知,通过玉真公主、高
力士自行回朝。第二天,李宙奏明情形,皇帝很生气,罢免了宇文融的宰相叫
他出任汝州刺史。宇文融任宰相共百天而罢职,但钱粮之事也从此得不到治理
。皇帝思念他,责备宰相说:“公等暴露宇文融的罪过,朕已经把他治罪,然
而国家财用不足,该怎么办呢?”裴光庭等人不能作答,就指使有关官员弹劾
宇文融交接不法之徒,作威作福,其子接受赃物贿赂名声恶劣,于是将宇文融
贬为融平乐尉。一年后,司农卿揭发宇文融在汴州时欺骗隐藏官息钱达数万,
给事中冯绍烈援引法律条文深加追责,皇帝下诏将宇文融流放到严州。途径广
州。拖延不肯前往,被都督耿仁忠斥责,宇文融惶恐不安地上了路,死去。
○宇文融 韦坚 杨慎矜 王鉷
宇文融,京兆万年人,隋礼部尚书平昌公弼之玄孙也。祖节,贞观中为尚书右丞,明习法令,以干局见称。时江夏王道宗尝以私事托于节,节遂奏之,太宗大悦,赐绢二百匹,仍劳之曰:"朕所以不置左右仆射者,正以卿在省耳。"永徽初,累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代于志宁为侍中。坐房遗爱事配流桂州而卒。父峤,莱州长史。
融,开元初累转富平主簿,明辩有吏干,源乾曜、孟温相次为京兆尹,皆厚礼之,俄拜监察御史。时天下户口逃亡,免役多伪滥,朝廷深以为患。融乃陈便宜,奏请检察伪滥,搜括逃户。玄宗纳其言,因令融充使推勾。无几,获伪滥及诸免役甚众,特加朝散大夫,再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融于是奏置劝农判官十人,并摄御史,分往天下,所在检括田畴,招携户口。其新附客户,则免其六年赋调,但轻税入官。议者颇以为扰人不便,阳翟尉皇甫憬上疏曰:
臣闻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夫千计,亦有一得。且无益之事繁,则不急之务众;不急之务众,则数役;数役,则人疲;人疲,则无聊生矣。是以太上务德,以静为本;其次化之,以安为上。但责其疆界,严之堤防,山水之馀,即为见地。何必聚人阡陌,亲遣括量,故夺农时,遂令受弊。又应出使之辈,未识大体,所由殊不知陛下爱人至深,务以勾剥为计。州县惧罪,据牒即征。逃亡之家,邻保代出;邻保不济,又便更输。急之则都不谋生,缓之则虑法交及。臣恐逃逸从此更深。至如澄流在源,止沸由火,不可不慎。今之具僚,向逾万数,蚕食府库,侵害黎人。国绝数载之储,家无经月之畜,虽其厚税亦不可供。户口逃亡,莫不由此。纵使伊、皋申术,管、晏陈谋,岂息兹弊?若以此给,将何以堪!虽东海、南山尽为粟帛,亦恐不足,岂括田税客能周给也!
左拾遗杨相如上书,咸陈括客为不便。上方委任融,侍中源乾曜及中书舍人陆坚皆赞成其事,乃贬憬为盈川尉。于是诸道括得客户凡八十馀万,田亦称是。州县希融旨意,务于获多,皆虚张其数,亦有以实户为客者。岁终征得客户钱数百万,融由是擢拜御史中丞。言事者犹称括客损居人,上令集百僚于尚书省议。公卿已下惧融恩势,皆雷同不敢有异词,唯户部侍郎杨玚独建议以括客不利居人,征籍外田税,使百姓困弊,所得不补所失。无几,玚出为外职。
融乃驰传巡历天下,事无大小,先牒上劝农使而后申中书,省司亦待融指捴而后决断。融之所至,必招集老幼宣上恩命,百姓感其心,至有流泪称父母者。融使还具奏,乃下制曰:
人惟邦本,本固邦宁,必在安人,方能固本。永言理道,实获朕心。思所以康济黎庶,宠绥华夏,上副宗庙乾坤之寄,下答宇县贡献之勤,何尝不夜分辍寝,日旰忘食。然后以眇眇之身,当四海之贵。虽则长想遐迩,不可家至日见。至于宣布政教,安辑逋亡,言念再三,其勤至矣。莫副朕命,实用恧焉,当扆永怀,静言厥绪。岂人流自久,招谕不还,上情靡通于下,众心罔达于上。求之明发,想见其人。当属括地使宇文融谒见于延英殿,朕以人必土著,因议逃亡,嘉其忠谠,堪任以事,乃授其田户纪纲,兼委之郡县厘革,便令充使,奉以安人。遂能恤我黎元,克将朕命,发自夏首,及于岁终,巡按所及,归首百万。仍闻宣制之日,老幼欣跃,惟令是从,多流泪以感朕心,咸吐诚以荷王命。犹恐朕之薄德,未孚于人,抚字安存,更冀良算。遂命百司长吏,方州岳牧,佥议庙堂,广征异见。群词盈于札翰,环省弥于旬日,庶广朕意,岂以为劳,稽众考言,谓斯折衷。欲人必信,期于令行,凡尔司存,勉以遵守。
夫食为人天,富而后教,经教彝体,前哲至言。故平籴行于昔王,义仓加于近代,所以存九年之蓄,收上中之敛。穰贱则农不伤财,灾馑则时无菜色,救人活国,其利博哉!今流户大来,王田载理,敖庾之务,寤寐所怀。其客户所税钱,宜均充所在常平仓用,仍许预付价值,任粟麦兼贮。并旧常平钱粟,并委本道判官勾当处置,使敛散及时,务以矜恤。且分灾恤患,州党之常情;损馀济阙,亲邻之善贷。故木铎云徇,里胥均功,夜绩相从,齐俗以赡。今阳和布泽,丁壮就田,言念鳏茕,事资拯助。宜委使司与州县商量,劝作农社,贫富相恤,耕耘以时。仍每至雨泽之后,种获忙月,州县常务,一切停减。使趋时急于备寇,尺璧贱于寸阴,是则天无虚施,人无遗力。
又政在经远,功惟久著,今逃亡初复,居业未康,循逃户及籍外剩田,犹宜劳徕,理资存抚。其十道分判官,三五年内,使就厥功,令有终始。当道覆屯,及须推劾,并以委之,不须广差馀使,示专其事,不扰于人。政术有能,必行赏罚。其已奏复业归首,勾当州县,每季一申,不须挟名,致有劳扰。其归首户,各令新首处与本贯计会年户色役,勿欺隐及其两处征科。宣布天下,使明知朕意。
中书令张说素恶融之为人,又患其权重,融之所奏,多建议争之。融揣其意,先事图之。中书舍人张九龄言于说曰:"宇文融承恩用事,辩给多词,不可不备也。"说曰:"此狗鼠辈,焉能为事!"融寻兼户部侍郎。从东封还,又密陈意见,分吏部为十铨典选事,所奏又为说所抑。融乃与御史大夫崔隐甫连名劾说,廷奏其状,说由是罢知政事。融恐说复用为己患,数谮毁之。上恶其朋党,寻出融为魏州刺史。俄转汴州刺史,又上表请用《禹贡》九河旧道,开稻田以利人,并回易陆运本钱,官收其利。虽兴役不息,而事多不就。
十六年,复入为鸿胪卿,兼户部侍郎。明年,拜黄门侍郎,与裴光庭并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融既居相位,欲以天下为己任,谓人曰:"使吾居此数月,庶令海内无事矣。"于是荐宋璟为右丞相,裴耀卿为户部侍郎,许景先为工部侍郎,甚允朝廷之望。然性躁急多言,又引宾客故人,晨夕饮谑,由是为时论所讥。时礼部尚书、信安王祎为朔方节度使,殿中侍御史李宙劾之,驿召将下狱。祎既申诉得理,融坐阿党李宙,出为汝州刺史,在相凡百日而罢。
本文来自作者[惜烟]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yule/202508-2043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惜烟”
本文概览:宇文融,是京兆万年人,隋平昌公宇文弼的后代。祖父宇文节,通晓法令,贞观年间,任尚书右丞,谨慎干练洁身自好。宇文融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进奏对策,请求查实天下户籍,没收隐户和没有申报的...
文章不错《新唐书 宇文融传 译文》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