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林觉民先生的一封信

 林觉民是辛亥革命的战士,还有很好的学问,在参加辛亥革命之前,写给妻子诀别书,展示了他的文学素养。下面我整理了写给林觉民先生的一封信,欢迎大家阅读。

写给林觉民先生的一封信篇一

 敬爱的林觉民先生:

 您好!

 我很荣幸能以这种方式与您进行精神上的交流。我想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您也没能想到时至今日,仍有无数人记得您的慷慨就义,记得您的柔情似水。那封?与妻书?虽不缠绵却表达了千言万语也难以形容的爱,虽是情书,但也是一封荡气回肠的国书,向世人彰显着你对国家对妻子浓浓的爱。

 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避驱之。当山河破碎,你选择了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在民族大义与儿女情长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即使会与挚爱的妻子生离死别,即使会与未出世的儿子骨肉分离,即使与年迈的父亲阴阳两隔,但却仍一往无前。

 您这为国家奋不顾己的精神将会一直传下去,您以生命守护的中华将由我们继续守护!

 壮哉!我中华民族之儿女如斯幸矣!美哉!现中华民族儿女必使其壮矣!

 XXX

 XXXX.X.X

写给林觉民先生的一封信篇二

 给林觉民:

 当我看到你的绝笔,我甚感安慰,那是因为在你心中尚有我的一席之地。但同时我又何尝不悲伤,你叫我如何为你的死而感到骄傲呢?你为天下人民去谋求永久的幸福,从而牺牲了我俩的幸福,我并不怪你,因为这是你的志向,我应当支持你。可是我俩的幸福太短了,年仅24岁的你永远地离开了我,连我们的孩子也不能见你一面。是啊,尊敬别人家的老人就和尊敬自己家的老人一样,爱护别人的孩子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你确实做到了,我应该高兴才是,可是泪还是不住地流

 作为一个女人,我仍有我的私心,我多么希望你能留在我身边携子之手,与子同老。可是我不会这样做,因为我也爱你。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呀,你也只有这样做才能直面自己,对得起自己,我了解。最不幸的还是生活在?遍地笼罩着血腥阴云,满街都是恶狼凶狗?的中国。

 我也确实忘不了你!我也应当责怪你为什么把无止尽的悲伤留给我。你也了解我吧。所以从前你才会说:?不如你在我之前死吧。?当初我听了是非常生气,可是现在我明白了你是怕我过度悲伤。

 你的逝去,怎能叫我在露出一丝笑容。相信来世吗?我们做个约定好吗?答应我,若真有来世,你一定要第一眼就认出我。再见了

 XXX

 XXXX.X.X

关于林觉民先生的拓展

 林觉民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

 爱情在人们的心中是圣洁美好的,古往今来,爱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爱情;有细水长流的爱情但是有一种爱情叫做林觉民陈意映的爱情,他们的爱情超越了自我,更加伟大,在林觉民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中,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林觉民为国家牺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情感,唯一割舍不下的就是爱妻陈意映。

 林觉民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中最催人泪下的就是那句话,如果要死的话,我希望你先死,我比你晚死,这样你就不会感受到太多的伤痛,你单薄瘦弱的身体经不起太多的伤心,所以我希望你先死。这是平日间林觉民对妻子说的话,妻子听后虽然很生气,但是过后理解了其中的意思,可见夫妻二人是如此恩爱。但是真到林觉民要死的时候,说这样的话,未免太过伤感,让人鼻子酸了起来。

 有句古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林觉民的死是为了国家而死,为了民族的兴亡而死,是大意之举。在林觉民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林觉民对妻子深厚热烈的感情,还有对国家兴亡的责任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能有如此抱负,是民族之大幸!只是无奈乎清朝的统治者,守旧思想严重,不肯接受新的思想,让有为青年英勇就义。

 即使我死了,我的灵魂依然会陪伴在你身边,我从不相信世上有鬼,但我真的希望有鬼,这样或许我们会有感应,这就是林觉民的爱,在民族大义之上的爱。

 黄花岗起义林觉民

 1911年革命派发动了一场起义,这场起义是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先声,这场起义牺牲了百余人,这场起义被人们称为黄花岗起义,在这场起义中,被历史记住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但是有一个尤为著名,那就是林觉民,他是谁?黄花岗起义林觉民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1911年,林觉民还是留日的一名学生,在日本学习时接受了西方的思想,决心为国奋斗牺牲,因此,林觉民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参加反对清王朝的通知。1911年,林觉民回国,参加了革命党人组织的起义。起义军与清军激烈交战,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次起义被人们称为黄花岗起义。林觉民是黄花岗起义的一名,在参加起义前,林觉民给他的妻子留下了遗书,这就是著名的与妻书。林觉民与自己的妻子感情很深厚,参加此次起义,深知有可能一去不回,因此,在离开之前,给妻子留下了一封信,既表述了自己对妻子的深切爱意,又表明了自己愿为国家牺牲奉献一切的精神。

 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林觉民等人受伤被俘,最终也被押上刑场杀害,结束了年轻却又辉煌的一生,这次起义中,林氏家族的另外两名革命志士,也一同牺牲了。林觉民在黄花岗起义中写下了自己人生中辉煌的一段。这次起义有数百名起义军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同盟会成员只收集到72具遗骸,因此林觉民与其他牺牲的烈士被人们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林觉民后人

 历来才子和佳人都被世人敬仰,尤其是名人,众人都想盘问一清二楚。林家这一大家子在清朝末年可是出尽了风头,革命烈士林觉民,才女林徽因都是林家的有名人物。

 林觉民是辛亥革命的战士,还有很好的学问,在参加辛亥革命之前,写给妻子诀别书,展示了他的文学素养。到了近代,由于林家太过出名,就有很多人来调查林家的事情,林觉民后人也渐渐的浮出水面。林觉民的孙女林兰表示不想接受采访,只想过最简单的平凡生活,断送了很多人的好奇心。

 林觉民后人其中包括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是林依新,一个为林仲新。老大儿子林依新在九岁的时候就夭折,幸好生下了次子,才留有林觉民这一后代。但妻子由于过于思念丈夫,不久便在抑郁中死去。林家的家境在林觉民牺牲就义之后变的非常贫困,而且过着隐居流亡的生活,极其的悲苦。为革命牺牲的烈士之后竟然要过如此流亡的生活,让众人充满同情。新旧社会的更替,一定会有人牺牲,新事物最终将取代旧事物,但是在那个时候就是需要过程,更需要牺牲,林觉民就是为此牺牲,成为后人敬仰的烈士!

林仲新的经历

林则徐、林觉民、林徽因都是福建闽侯林氏族人

福建闽侯林氏是当地望族,世居社会名流生活区——三坊七巷内。

林则徐与林觉民、林徽因关系较远,只能算同宗;而林觉民则是林徽因的亲叔叔:

光绪己丑科(1889年)进士 林孝恂 生有三子:长子林长民,次子林尹民,幼子林觉民。

林长民就是林徽因的父亲,林尹民和林觉民都参加广州起义牺牲,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林觉民幼时过继给了林孝恂的弟弟林孝颖,但实际上仍然是林徽因的亲叔叔。

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各地都在举办相应的纪念活动。当年先烈的后人情况也格外引个关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以《与妻书》感动几代中国人的林觉民无疑是辛亥革命先烈中知名度非常高的一位。百年之后,这位当年以深情、豪情感动天地的奇男子,他的后人现在如何呢?

《与妻书》中有这样几句话:“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林觉民就义几个月后,"腹中之物"降生人间,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取名林仲新。由于陈意映一直不能走出失去丈夫的悲伤,再加上生活变得艰难,林仲新刚刚两岁的时候,陈意映去世了,林仲新由祖父抚养。

民国政府成立后,林仲新受到政府的许多关照,在福州念完小学、中学,后来又到上海念光华大学,生活支出与学费全由民国政府承担。大学毕业后,林仲新来到南京,跟随林觉民的旧交林森做事。林森当时是民国要员,念及与林觉民的旧交,他对林仲新关照很多。但林仲新似乎对政治没有太大的兴趣,只做过几个不大重要的局长、科长等职,随中国历史的变化不断迁移居住地,到过重庆,后又回到南京。49年后回到福建,"文革"期间饱受摧残。他结过两次婚,前妻在抗战期间病死,与第二个妻子刘文业感情很好,晚年生活在福建漳州。生有一儿两女,一个在北京,两个在福州。孙子在北京,已经过世十多年了,其孙有一儿一女,儿子有个男孩,98年生人。

本文来自作者[赧竞兮]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yule/202508-18261.html

(11)
赧竞兮的头像赧竞兮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赧竞兮的头像
    赧竞兮 2025年08月08日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赧竞兮”

  • 赧竞兮
    赧竞兮 2025年08月08日

    本文概览: 林觉民是辛亥革命的战士,还有很好的学问,在参加辛亥革命之前,写给妻子诀别书,展示了他的文学素养。下面我整理了写给林觉民先生的一封信,欢迎大家阅读。 写给林...

  • 赧竞兮
    用户080805 2025年08月08日

    文章不错《写给林觉民先生的一封信》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