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的体裁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的体裁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的体裁是诗集。
《吉檀迦利》创作于1906年到1910年。在这段时间中泰戈尔经受了人生的剧变:妻子、女儿等亲人相继去世。多次遭受生离死别之痛,使得泰戈尔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他感受到人类在广袤天地之间是多么的渺小和脆弱,又因为至亲的离去,他将自己的无能为力寄托给唯一而永恒的神。
因此,在这一时期,泰戈尔白天忙着处理大学创办的事情,清晨和黄昏之际,就静坐在凉台上与神对话,诉说自己内心的苦闷,渴求得到神的宽慰。他把与神的对话和感悟诉诸于笔,将一首首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诗歌汇总成了《吉檀迦利》。
《吉檀迦利》影响
《吉檀迦利》收录的诗歌既具有哲理又富有感性,风格清新自然,最大的特色是“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这是他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
他将宗教融入诗歌中,激发出了新的活力,不仅扩大了作品的受众范围,而且对哲学界和艺术界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吉檀迦利》将语言之美表达的淋漓尽致.这首诗最初是用孟加拉文写成的,“充满了微妙韵律、不可翻译的轻柔色彩以及创新的格律”.看来,我们现在将其称为散文诗,主要是由于这部作品,在先由泰戈尔本人将其翻译成英文,尔后又由冰心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很多诗歌本身只可神会、不可言传的“不可翻译的轻柔色彩”和韵律的缘故.诗人们和读者们必须在两难中做出选择:要么依旧保留原文的韵律,使其静静地躺在孟加拉文优美的摇篮里,而不为世界上多数人所知晓;要么不可避免地在翻译过程失去原来的语言美感和韵律,而广为传播于全世界.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否则我们就根本不可能知道这部伟大的作品,并为之倾倒.尽管在文字的转换中,《吉檀迦利》已经失去了很多风采,可她依然楚楚动人,风情万种!在这种必须、却无可奈何地失去原有韵律美的翻译中,想必泰戈尔本人和冰心都会有很多遗憾,并且将这种遗憾带给了读者.然而,更多的还是保留下了诗歌之美.
在歌唱中的陶醉,我忘了自己,你本是我的主人,我却称你为朋友. (2首)
对神的亲近?虔诚?敬仰?或均揽其中!
只让我的生命简单正直像一枝苇笛,让你来吹出音乐. (7首)
又一次,朴实地献歌,又一次带给读者的质朴美感.为什么总是苇笛?还有比苇笛更单纯和自然的音乐之声吗?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12首)
关于“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的体裁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涵菱]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yule/202507-997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涵菱”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的体裁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的体裁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文章不错《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的体裁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