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地中海实蝇的繁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地中海实蝇的繁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较寒冷的地区,以蛹或成虫越冬。在常年有果实存在的温暖地区,可以终年活动。发育起点为12.4℃,整个1代发育积温为399日度。
成虫产卵前期的长短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在15~16℃以下时成虫不产卵。成虫开始交尾时间,夏季一般在羽化后3~13天,秋季在羽化后6~26天。在良好条件下,每雌虫可产卵500粒,在不利条件下,只有100粒左右。
雌虫产卵时将产卵器刺进果皮,开一空腔,产卵其中。每次产卵3~9粒。在甜橙或其他柑橘类青果上,产卵孔周围常呈现黄斑;在枇杷上,产卵孔周围常保持绿色。幼虫在果实内发育成熟,脱果外出,钻入土中化蛹。入土深度5~15厘米。也有的在其他保护物下,甚至在箱子和包装物的外面化蛹。
成虫有趋光性,常在树冠壳处活动。因此,在密植果园中,外面几排树受害严重。
地中海实绳长什么样?
不久前,我国检疫部门再次截获了外来的地中海实蝇,这种小虫子的名声在检疫圈子里可是响当当的,世界各国都小心提防着这个家伙,生怕它潜入自家的国门。这个不起眼的小家伙为什么那么拉仇恨?它又是怎么搞破坏的呢?
小虫子,大威力
地中海实蝇(Ceratitis capitata,Mediterranean fruit fly)的体型有点像苍蝇,不过比家蝇要小上一圈,体色要漂亮上不少,看起来柔柔弱弱,也不干什么传播人类疾病的事情,但是这家伙却被称为“水果杀手”,威力强大,因为它们对水果的危害那是极度恐怖的。
这种小虫子的原产地在非洲难撒哈拉地区,适应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它们的成虫喜欢蚜虫、粉蚧之类昆虫产的蜜露(其实就是含糖的便便),雌虫在水果中产卵,幼虫靠吃水果长大。雌虫寻找成熟的水果,然后在表皮上钻一个孔,产下2-6枚卵,然后再去打下一个洞。雌蝇每天能产卵多达40粒,最佳条件下一生可以产卵约1000粒,普通情况也能产下几百枚卵,是个生育高手。幼虫在几天内就可以孵化,也就是另一种蛆啦,它们取食的时候会引起果实细菌污染,促使果子腐烂。等小蛆长大了,就会爬到果子表面,弓起身子,然后“啪”地一弹,落到地上,钻进土里,准备化蛹。蛹可以越冬,在气候适宜的地方,一周之内也能变为成虫。
幼虫在生长过程中可不挑食,至少有67个科353种水果和蔬菜受其危害,危害最严重的集中在桃金娘科、蔷薇科、芸香科、山榄科和茄科的植物,而且普遍感染。这是什么概念呢?苹果、梨、杏、桃子等等都是蔷薇科的,番茄、辣椒等等都是茄科的……不客气的说,咱们正在吃的大多数水果或者类似水果的蔬菜啥的,都在人家的食谱上。即使蓝莓这样的杜鹃科的植物,也在人家的食谱上……而由于它们能够造成果树上的果子腐烂、脱落,对水果产业几乎是毁灭性的!这家伙从1842年首先被确认传入了西班牙后,便开始了全球征服之旅,每一次事件都是触目惊心,如1863年在意大利爆发的地中海实蝇危害了100%的桃子,之后1907年抵达夏威夷,1929引起美国佛罗里达州20个县70%以上的水果感染,1961年前后对约旦20-25%的柑橘、91%的桃、55%的杏、15%的李造成危害……
防治不容易
地中海实蝇一旦爆发,控制起来极难,因为哪怕有少量漏网之鱼都很快会死灰复燃。1929年,佛罗里达初次爆发地中海实蝇后,为了将其根除,当地摘光了水果,喷洒含砷的蜜糖诱饵,动员了6000多人参与,历史两年,终于控制在487平方公里的感染土地上根除了地中海实蝇,至少最初是这样认为的。事实是,到现在,佛罗里达至少发生过10次了……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地中海实蝇报道,但是情况却很危险,据梁广勤等估计,我国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都是地中海实蝇适宜生存的区域,这些地方又是我国重要的水果产区,一旦被入侵,后果不堪设想。而有研究指出,少量地中海实蝇只需要两年时间,就可以繁殖覆盖这些果园。我国自1981年将地中海实蝇列为检疫对象,这些年来高度重视,禁止进口疫区果蔬,实施水果检疫审批制度,为了防止包括地中海实蝇在内的果蔬害虫被携带入境,禁止任何人员携带水果、蔬菜入境,旅途食用的必须在入境前自行处理完毕,果皮垃圾等不允许随意丢弃。为了防范于未然,自1994年起,我国在地中海实蝇易发生地区建立了至少数百个监控网点(当然,不是专职监控地中海实蝇的),投放引诱剂和捕捉器。到目前为止,还未监测到地中海实蝇的发生,说明我们的手段还是有效的。
但是,随着贸易和旅游的发展,检疫的压力越来越大,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如2013年首次在入境空集装箱中检出了这虫子。单以旅客为例,如1993年8月至1999年7月,北京、天津、广州等口岸共从旅客携带和货运的果蔬中检出地中海实蝇12次,而到了2006年,单广州一地,第一季度就检出了7次!所以,我们旅行入境时不要携带鲜果蔬,果皮垃圾也放入指定地点,至于私藏就更不对了,虽然可能有些朋友好不容易才出去一次,想带回点给家人尝尝鲜,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为了国家农业安全,也是遵守法规,就请亲做出一点牺牲哈。至于能去日本采购回中国大米的某些土豪们,水果啥的就不要带回来吃了,如果留恋某地的果蔬,可以多住几天的,另外,我多一句嘴,其实一些外国大米也是有污染的,真的……
不是所有的实蝇都叫地中海实蝇
除了地中海实蝇,实蝇(Tephritidae,实蝇科)的种类其实不少,大约有5000种,我国记录有有大约400种,不是每一种都像地中海实蝇这么夸张,如果是那样的话,这日子可就真没法过了……
各种实蝇确实危害瓜果,比如2008年曾经引起部分民众对柑橘恐慌的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虽然为我国柑橘产业一大害虫,但是我国本土物种,在境内常见,和地中海实蝇是两码事,也没有那么广泛的食谱。还有一些人把它和入侵我国的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混淆了,后者原产南亚,也危害柑橘。除了这些,比较常见的还有具条实蝇(B. scutellata)、南瓜实蝇(B. tau)、瓜实蝇(B. cucturbitae)等等很多。
与腐生的苍蝇不同,吃鲜水果的实蝇是比较干净的,买来的水果里有个把幼虫其实没关系的,挖掉那小块果肉,继续吃就好,如果就因为这点小毛病扔掉整个果子,作者表示会替付出过劳动的人心疼……实蝇也被看成是果蝇(fruit flies)里的一类,不过和实验室里使用的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并非同族,后者属于果蝇科(Drosophilidae),是迄今为人类研究的最清楚的动物之一。黑腹果蝇作为一种经典实验动物,为人类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你可以在放了一段时间的葡萄或者水果篮子里轻易地找到黑腹果蝇或者它的近亲们,它们同样繁殖迅速,并且和我们一起住在屋子里,不过由于它们会飞进垃圾篓子再飞回水果篮,还是少一些为妙。
地中海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蜡实蝇属蝇类。地中海实蝇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 成虫有趋光性,常年在树冠的光亮处活动,以蛹和成虫越冬,当温度回升到10摄氏度以上时,成虫开始活动,无寄主时以树液、蜜露、鸟粪、烂果汁为食。 一头地中海实蝇雌虫经三代繁殖可达215亿头,时间仅需60天。 夏季平均寿命1-2个月,冬季平均2-3个月,最长可达6-7个月。?
地中海实蝇在寄主果实上产卵,以幼虫在果实内取食为害,曾有一个果内含高达100条幼虫的记录。除了直接食害果肉以外,还可导致植物细菌和真菌病害发生,使整个果实脱落、腐烂。?
形态特征卵:长约0.9mm,宽约0.19mm;纺锤形略弯曲,腹面凹,背面凸。
幼虫:初孵幼虫乳 白 色。一龄幼虫长1.0~2.5mm;口钩长约0.04mm。二龄幼虫长2.25~5.0mm,口钩长0.10~0.11mm,黑褐色至黑色,端片末端为灰色;后气门裂口长约0.03mm,宽约0.02mm。三龄幼虫长6.5~10.0mm,口钩长约0.21mm,无端片,黑色,前气门具指突10~12个。
蛹:长约4.38mm,宽约2.02mm,桶形,头部稍尖。体色初 为黄 色,以后变为褐色。两个前气门间的区域突出,两后气门间也有一凸区,并具有一条黄 色带。
成虫:体长4.5~5.5mm,翅长4.5毫米,体和翅上有特殊颜色,头褐色,额黄 色。雄虫具有奇异的银灰色匙形额附器。胸 部背面黑色有光泽,镶以黄白色斑纹。翅透 明,短而宽,有黄 色、褐色和黑色的斑点,并有断续的带纹;中部的带纹延伸到前缘和后缘;外侧的带纹仅延伸到翅的外缘而不及前缘,翅的前缘和基部为深灰色。雄虫前足腿节上侧的毛黑色,雌虫的为黄 色。腹部橙红色,有2条红褐色带纹。雌虫产卵器较短而扁平,伸长时可达1.2毫米。卵白色到淡黄 色,有光泽,纺锤形,略弯曲,两端尖。长0.9~1.1毫米,宽0.2~0.25毫米。
关于“地中海实蝇的繁殖”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静风]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yule/202507-387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静风”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地中海实蝇的繁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地中海实蝇的繁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在较寒冷的地区,以...
文章不错《地中海实蝇的繁殖》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