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故选:C.
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一、分析:
由于生物体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因此,基因分离定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二、因的分离定律内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特点有:
1、可复制性:
这是基因最重要的特性,可复制性保证了生命的延续性,通过可复制性,生物的父代可以把基因传到下一代去,从而物种得到延续,基因本身也得到的生存。
2、可变异性:
生物体是携带基因的工具,基因本身是不能独立生存的,必须借助生命体,基因才能延续,但是生命体的生活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为了更好的生存,基因是可以变异的,这个变异是随机的,不见得一定是变好,也有可能变差。
如果变差了,那么携带基因的生命体的生存能力就变弱了,也许很快就灭亡了,这样,这个变差的基因实际上就“死亡”了。如果基因的变异是变好了,就会使得携带基因的生命体更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那么这个基因的生存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如果基因没有可变异性,就无法在地球上出现这么多种类的生物,也不可能出现人类这种最高级的生命形式。
3、可编码性:
基因是一种抽象的信息表示,每种基因都可以决定某种蛋白质的结构,从而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与特性,影响生命体的行为。从这个角度说基因就是一种编码方式,可以决定生命体的特征。
本文来自作者[天亦]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wiki/202508-2121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天亦”
本文概览:(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文章不错《孟德尔的两条遗传定律分别对应于减数分裂哪个时期的染色体行为( )A.分离定律:减I前期;自由组合定》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