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谏怎么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谏怎么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拼音:jiàn,声母:j,介母:i,韵母:an,声调:第四声。
谏
拼音:jiàn,注音:ㄐㄧㄢˋ,简体部首:讠,部外笔画:9,总笔画:11,繁体部首:言,五笔86:YGLI,五笔98:YGLI,仓颉:IVDWF,郑码:SFLK,笔顺编号:45125431234,四角号码:35796,UniCode:CJK,统一汉字:U+8C0F。
释义: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
组词:谏诤、进谏、兵谏、规谏、纳谏、讽谏、劝谏、陈谏、谏院、司谏、谏当、谏争。
笔顺
扩展资料:
1、谏诤 [ jiàn zhèng ]?
释义:直言指出他人的过错,并规劝其改正。
2、进谏 [ jìn jiàn ]?
释义:以忠言规劝(君主、尊长等)。
3、兵谏 [ bīng jiàn ]?
释义:用武力胁迫进谏。
4、规谏 [ guī jiàn ]?
释义:忠言劝诫;规劝。
5、纳谏 [ nà jiàn ]?
释义:古代指君主采纳臣下的进谏,后泛指尊长等接受规劝。
谏字怎么读
谏言的拼音是?[jiàn yán]
释义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谏劝。进谏。谏阻。兵谏。从谏如流。一般用来指下级对上级的规劝和建议。古时最常用于君臣之间。
现今所指又有含有一定寓意的简短话语,语言中包含着真实和客观的评价。多为表达赞美之意,以书面形式表达。
出处
贞观五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说:“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的喜怒,高兴就胡乱升赏无功的人,不高兴就乱杀无罪的人。所以社稷沦丧,天下混乱,没有不是因此而造成的。我每晚没有不把他当成心事,一直想让你们尽力进谏,而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谏言,怎么可以因为别人的话与自己的不同,就护短不接纳?如果不能接受别人的谏言,又怎么能去劝谏别人呢?”
谏的拼音为:[jiàn]。
谏是一个汉字,读作jiàn,本意是指向帝王陈述各种可能的选择并提出其中最佳者,引申义是在帝王做出错误选择时直言规劝。
详细字义:
(形声。字从言,从柬,柬亦声。“柬”意为“分类挑选”。“言”与“柬”联合起来表示“就一揽子解决方案进行细分推敲后给出最佳选择建议”。本义:向帝王陈述各种可能的选择并提出其中最佳者。转义:(在帝王做出错误选择时)直言规劝。)
谏,证也。——《说文》
谏者,正也。——《楚辞·七谏序》
谏,犹正也。以道正人行。——周礼·司谏》注
掌谏五恶。——《周礼·保氏》。注:“以礼义正之。”
三谏不从。——《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
宫之奇之为人也,懦而不能强谏。——《左传·僖公二年》
保氏常谏王恶。——《周礼·地官》
大臣强谏。——《战国策·赵策》
扶苏以数谏。——《史记·陈涉世家》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不为拒谏。——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韵》古晏切《集韵》《韵会》《正韵》居晏切,音?。《说文》证也。《徐曰》闲也。君所谓否,臣献其可,以闲隔之,於文言柬为谏。柬者,多别善恶,以於君。《白虎通》闲也,因也,更也。是非相闲,革更其行也。
《诗·_风·淇奥序疏》干也。干君之意而告之。《广雅》正也。《广韵》谏诤,直言以悟人也。《书·说命》后从谏则圣。《礼·曲礼》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随之。《前汉·贾山传》工诵箴谏,瞽诵诗谏,公卿比谏,士传言谏过。《旧唐书·职官志》凡谏有五:一曰讽谏,二曰顺谏,三曰规谏,四曰致谏,五曰直谏。
又官名。《周礼·地官》有司谏。《注》谏犹正也,以道正人行。《後汉·百官志注》胡广曰:武帝元狩五年,置谏大夫为光禄大夫。世祖中兴,以为谏议大夫。
又鸟名。《说苑·辨物篇》东方有鸟,名谏珂,文身而朱足,憎鸟而爱狐。
又果名。《本草纲目》橄榄,一名谏果,出《农书》。
又姓。《风俗通》汉有治书侍史谏忠。
又《集韵》居颜切,?平声。《类篇》诤也。
关于“谏怎么读?”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春冬]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wiki/202508-1567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春冬”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谏怎么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谏怎么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拼音:jiàn,声母:j,介母...
文章不错《谏怎么读?》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