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歌词

网上有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歌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歌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王菲的歌曲《但愿人长久》全部歌词: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唯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寒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我欲乘风归去 唯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寒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赏析是什么?

《明月》

----湖南卫视大型电视剧《宫》插曲

作词:苏轼 作曲:谭旋 编曲:谭旋

演唱:杨幂 合声:谭旋 吉他:吴涛

录音:马涛(北京. 谭旋工作室)

赵会涛(北京.乐家轩录音室)

混音:mike bigwood(英国. 突破混音棚)

制作人:谭旋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阕词。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全诗赏析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创作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皈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

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中秋,通宵畅饮,大醉而归,写了这首词——并有些思念弟弟苏辙。

怎么才能知道月亮圆缺的规律呢?我举杯遥问苍穹。不知道天宫里,现在是何年月?我本可以和着这清风扶摇而上去问问故人,只怕高楼红墙、层楼叠榭,我经不住那高处的寒意。而那九天之上的风光又哪里比得上此刻银光乍泄下,犹如宫娥起舞的影和这水波微荡的风呢?

流光瞬息,月儿从高楼檐角,又跳入满是雕花团簇的窗棂,盯着我这样辗转反侧的外乡之人看啊看。月儿呀月儿我可有哪里惹恼了你吗?不然为什么要在我与亲朋分别的时候格外的圆呢?哎!其实我也知道自古以来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就与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难以求全。只望远方的亲朋都平安喜乐,哪怕现在隔着万水千山,沐浴在这同一月色下,就和我们相聚时是一样的。

注释

⑴水调歌头:词牌名, “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⑵丙辰: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

⑶达旦:到天亮。

⑷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⑸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⑹天上宫阙(què):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⑺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归去:回到天上去

⑻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宫。

⑼不胜(shèng):经不住,承受不了。胜:承担、承受。

⑽弄清影: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弄,玩弄,欣赏。

⑾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一说何时。

⑿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

⒀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何事:为什么。

⒁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⒂但:只。

⒃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作品出处《东坡乐府》

文学体裁词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年—1063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关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歌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有梓希]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wiki/202507-7055.html

(12)
有梓希的头像有梓希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有梓希的头像
    有梓希 2025年07月23日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有梓希”

  • 有梓希
    有梓希 2025年07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歌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歌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有梓希
    用户072308 2025年07月23日

    文章不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歌词》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