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会计折旧的 加速折旧方法 年数总和法 直线法 年限平均法怎么解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会计折旧的 加速折旧方法 年数总和法 直线法 年限平均法怎么解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会计学里面的固定资产在固定年限要进行折旧,本月增加的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还需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三种: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折旧法、年限平均法。前两个折旧方法就属于加速折旧法,之所以称为加速折旧法,是因为这两个折旧方法比年限平均法的折旧速度要快。这里面的意思就是说加速折旧比年限平均折旧法在折旧期间的前期折旧额比较大,而在后期的折旧金额较小。这就相当于提前折旧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所以称为加速折旧法。举个例子: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可用4年。
(一)年限平均法:(78000-2000)/4=19000元。每年的折旧额都是相等的。
(二)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1+2+3+4=10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元。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元。
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元。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元。
(三)双倍月递减法:
第一年:78000*2/4=39000元。
第二年:(78000-39000)*2/4=19500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在最后两年的折旧额是按照净值进行平摊的。
第三、四年:(78000-39000-19500-2000)/2=8750元。
我们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前两年的时候,加速折旧法里面的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比年限平均法都要大。所以可以视为提前折旧,加速折旧了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主要有:
使用年限法:比如原值10万元的固定资产,无净残值,可以使用5年,则每年的折旧为10/5=2万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如上例,第一年的折旧为(2/5)*10=4万元;第二年折旧为(2/5)*(10-4)=2.4万元;第三年折旧为(2/5)*(10-4-2.4)=1.44万元;第四、五两的折旧是一样的(10-4-2.4-1.44)/2=1.08万元。
年数总和法:如上例,第一年折旧(5/15)*10=3.33万元;第二年折旧(4/15)*10=2.67万元;第三年折旧(3/15)*10=2万元;第四年折旧:(2/15)*10=1.33;第五年折旧:10-3.33-2.67-2-1.33=0.67
关于“会计折旧的 加速折旧方法 年数总和法 直线法 年限平均法怎么解释”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梦之]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wiki/202507-472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梦之”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会计折旧的 加速折旧方法 年数总和法 直线法 年限平均法怎么解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会计折旧的 加速折旧方法 年数总和法 直线法 年限平均法怎么解释寻找了一些...
文章不错《会计折旧的 加速折旧方法 年数总和法 直线法 年限平均法怎么解释》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