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好奇心而成功的科学家的例子

网上有关“因好奇心而成功的科学家的例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因好奇心而成功的科学家的例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1895年在巴黎求学时,和法国科学家彼埃尔·居里结婚。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发现了元素放射线。但是,他只是发现了这种光线的存在,至于它的真面目,还是个谜。这引起了居里夫人极大的兴趣,激起了她童年时就具有的探险家的好奇心和勇气。她认为,这是个绝好的研究课题,就同丈夫彼埃尔商量。

“这个课题选得很好,”彼埃尔说,“贝克勒线前年才发现,我想可能还没有人研究。如果发现这种射线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写出一篇出色的论文。不过,这是件艰巨的事情,困难也很多。”

“我知道,”玛丽微笑着说,“不过不要紧,有你这样一位尊敬的老师合作,就一定会成功!”要研究放射性元素,需要一间宽敞的实验室。彼埃尔东奔西跑,最后才在他原来工作过的理化学校借到一间又寒冷又潮湿的小工作间。

实验仪器很少,屋顶漏雨,墙壁透风,条件实在太糟了。但是居里夫人毫不在乎,专心做她的实验。在研究过程中,她发现,能放射出那奇怪光线的不只有铀,还有钍。她把这些光线称为“放射线”。

居里夫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可能还有一种物质能够放射光线。这种光线要比铀放射的光线强得多。她认为,这种新的物质,也就是还未被发现的新元素,只是极少量地存在于矿物之中。她把它定名为“镭”,在拉丁文中,它的原意就是“放射”。彼埃尔也同意这种见解,可是当时有很多科学家并不相信。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实验出了错误,有的人还说:“如果真有那种元素,请提取出来,让我们瞧瞧!”

为了得到镭,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镭来。他们怎样才能得到足够的沥青铀矿呢?这种矿很稀少,矿中铀的含量极少,价格又很昂贵,他们根本买不起。后来,他们得到了奥地利政府赠送的一吨已提取过铀的沥青矿的残渣,开始了提取纯镭的实验。

在一间简陋的窝棚里,居里夫人要把上千公斤的沥青矿残渣,一锅锅地煮沸,还要用棍子在锅里不停地搅拌;要搬动很大的蒸馏瓶,把滚烫的溶液倒进倒出。就这样,经过3年零9个月锲而不舍的工作,1902年,居里夫妇终于从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

1906年,彼埃尔·居里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丧生。居里夫人极为哀痛,但这并没有动摇她献身科学的意志,她决心把与丈夫共同开拓的科学事业进行下去。1910年,居里夫人成功地分离出金属镭,分析出镭元素的各种性质,精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同年,居里夫人出版了她的名著《论放射性》,并出席了国际放射学理事会。会上制定了以居里名字命名的放射性单位,同时采用了居里夫人提出的镭的国际标准。

居里夫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聘为其他15个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在她的一生中,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但居里夫人从不追求名利。她把献身科学,造福人类作为自己的终生宗旨。

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

富兰克林由于好奇心揭开了雷电之谜。

爱迪生爱由于好奇心把东西一件件拆开,然后装上,发明了很多东西。

牛顿由苹果落地受到启发,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关于“因好奇心而成功的科学家的例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半亦]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wiki/202507-11293.html

(12)
半亦的头像半亦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半亦的头像
    半亦 2025年07月29日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半亦”

  • 半亦
    半亦 2025年07月2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因好奇心而成功的科学家的例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因好奇心而成功的科学家的例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 半亦
    用户072904 2025年07月29日

    文章不错《因好奇心而成功的科学家的例子》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