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这一修辞手法的作用?

互文

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为了达到文字简洁、含蓄凝练的要求,让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使其“互文见义”。互文一般又可分为三种:

①互补互文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

意思是:迢迢皎皎牵牛星,迢迢皎皎河汉女。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上逢李龟年》)

意思是:(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黄花。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汉乐府《木兰诗》)

三句的意思是:开我东、西阁的门,坐我东、西阁里的床。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贴上黄花。雄兔和雌兔脚都扑朔,眼都迷离。不是开东门坐西床;不是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贴黄花只对镜而不当窗;也不是兔子“脚扑朔者为雄,眼迷离者为雌”。

②当句互文

即上半句的词语与下半句的词语互相补充才是其原意。如:

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本大侠在学这首诗时,一直认为主人站在码头上,客人站在船上,认为“举酒欲饮”是主客双方站着喝酒。并因“醉不成欢惨将别”一句,而感叹古人酒量真大,隔着水站着喝都能喝醉!也不知道有没有下酒菜?认为是直到下文“主人忘归客不发”时,主人才上了船,“添酒回灯重开宴”,在船上坐下来接着喝。后来老师说,“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意思是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来到船上。恍然大悟。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

③凡指互文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同上)

句中的“东西左右”凡指“四周”。“十三……十六……”凡指兰芝少年时期,并不具体指某年。

回文﹐是利用汉语的词序﹑语法﹑词义十分灵活的特点构成的一种修辞方式。

回文诗词有多种形式﹐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等。

“通体回文”指一首诗从末尾一字倒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诗。

“就句回文”指一句内完成一个回复过程﹐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

“双句回文”就是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

“本篇回文”就是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

“环复回文”指先连读至尾﹐再从尾字开始环读至开头。

总之﹐这种回文诗的创作难度很高﹐但运用得当﹐它的艺术滋力是一般诗体所无法比拟的。

本文来自作者[倔强的草鱼]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cshi/202508-22337.html

(12)
倔强的草鱼的头像倔强的草鱼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倔强的草鱼的头像
    倔强的草鱼 2025年08月23日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倔强的草鱼”

  • 倔强的草鱼
    倔强的草鱼 2025年08月23日

    本文概览:互文 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为了达到文字简洁、含蓄凝练的要求,让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使其“互文见义”。互文一般又可分为三...

  • 倔强的草鱼
    用户082310 2025年08月23日

    文章不错《“互文”这一修辞手法的作用?》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