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0°神秘线的千古之谜——花山谜窟

网上有关“北纬30°神秘线的千古之谜——花山谜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北纬30°神秘线的千古之谜——花山谜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没有一个秋天会像今秋,

一行愿景相同的人背上书包踏上一段研学旅行。

同样的年纪,同样的目的,

同走一段山路,同过一座索桥,

同泛一叶小舟,同赏一只羽雀,

同去探寻一个个拥有千年之谜的神秘石窟。

2018年10月13号,黄山学院旅游学院17届旅游管理1班在闻飞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花山谜窟进行调研学习,下面是此次调研分享~

花山谜窟是北纬30度神秘线区域的唯一石窟群奇观,如果说黄山是大自然伟大创造的杰作,那么花山谜窟则是古徽州人民无与伦比的创造力结晶。花山谜窟景区在黄山脚下新安江畔,花山谜窟原称“古徽州石窟群”,是一个集青山、绿水、田园景致、千年谜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石窟、庙宇、古建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大成,是一个内容丰富、品味高,适宜各层次游客观赏的综合景区。目前整个景区已经探明的石窟洞口有36处,并按照山体走势的顺时针方向从1到36依次编号。此次调研我们分别去了环溪索桥,神秘的35号、2号以及富有特色的24号水上石窟。

花山第一站,一行人去了环溪索桥。环溪索桥是通往景区的必经之桥,全长130米,宽1.8米,可同时容纳300人在桥面上行走。跨江而立的桥头堡依照徽派建筑风格建造,与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十分和谐,是新安江上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远远望去,环溪索桥横跨于新安江上,四周绿水青山,景色宜人。站在桥上视野更宽阔,欲探好光景,须攀得险峰,想要一窥新安江畔的花山美景,也要上了索桥方能领会其中韵味。

35号石窟,又称“清凉宫”。洞深170米,总面积12600平方米,属目前全国最大的人工石窟。气势恢弘;洞深170米,上下落差25米,最低处低于新安江水面以下2米。石窟内最高处有18米高,如同现在普通建筑六到七层楼,石柱呈一字排列,将石窟内部分割成36间石房,环绕大殿,气势恢宏,又称“地下宫殿”。常年恒温15°,冬暖夏凉适宜任何季节参观。

35号石窟曾被猜测为地下皇陵。据考证,花山石窟群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

史,1700年前开凿的石窟,而且规模如此之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种大型“工程”在当时或许只有皇家才能进行。而且当时流传着“死在柳州,葬在徽州”的说法,再加上景区共有36个石窟,而35号石窟又有36间石房,九五之尊,总总巧合让我们猜测石窟有可能是个未完工的地下皇陵。

2号石窟,又叫环溪石窟,石窟处在半山腰,通过虎口状的洞口,顺坡斜下洞内,窟内阔大,石柱挺立。石窟长达80米,有地下长廊之说。

24号石窟处在水中,有的地方要猫下腰才可躲避石窟顶。二十四根柱(24号洞)洞门面山路而开,呈扁长方形,宽约50米,高约30米,进深莫侧,宽绰这大,气势恢宏。6根石柱,均是三人合抱的方形大石柱,它们成两排阵势支撑窟顶。如此四层,衍入地下,故有“二十四根”之名。洞内有水,深不见底。水中有红、黄、蓝、白、黑游鱼,其状多怪异,可与三五好友相约花山,泛舟同往24号水上石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可赏黑天鹅,可寻石窟千年之谜底。

花山一行,我们不仅欣赏了美丽的新安江风景,探寻了了神秘的千年石窟,也进行了精彩刺激的游戏~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次花山研学之行也落下帷幕,但是花山的种种谜团却给我们留下了无线思考。花山谜窟究竟因何而建?由谁来建?建造的最初目的又是什么?关于花山谜窟的徽商储盐说、屯兵说、地下皇陵说……究竟哪个是历史的真相?谜团太多,而北纬30°的神秘一直在等你来解开~

花山谜窟风景区的花山谜窟

花山谜窟夜游是时间是17:00~22:00。

花山谜窟风景区原称“古徽州石窟群”,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距中心城区10公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集青山、绿水、田园景致、千年谜窟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大成,是一个内容丰富、品味高,适宜各层次游客观赏的综合景区。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观”。2001年5月20日,同志来到当时的古徽州石窟群视察后欣然为景区命名、题词 为“花山谜窟”。

特点:

花山谜窟景区具有丰富独特的历史研究及观赏价值,清凉宫宏伟雄浑,环溪石窟曲回通幽,二十四柱奇幻神秘,姐妹胭脂洞色彩明丽。石窟内重多的巨石和石雕,似禽似兽,如亭如榭,栩栩如生,浑如天然,被誉为一座古徽州石文化历史博物院。

与国内诸多著名天然溶洞相比,屯溪石窟群并非天然而生的溶洞,而是古代巧夺天工人为开凿的怪异洞窟,石窟岩壁上当年的凿痕印迹至今依然清晰如初。

与国内诸多著名石窟相比,屯溪石窟群洞内空间奇大,结构怪异,有的层层迭宕,洞中套洞;有的石柱擎天,奇幻神秘;有的水波荡漾,迂回通幽。而且洞中无壁画、无佛像、无文字,因此疑团丛生,成为千古之谜。

花山谜窟谜团众多,带来了各种猜想,目前仅就为什么开凿如此大规模的石窟,相对比较成熟的猜想就有20多种,且还在增加,这也为花山谜窟增添了更多神奇。

越王勾践伐吴的秘密战备基地说,是目前对石窟形成时代最悠久的一种猜想。公元前494年到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史记》载,伐吴越军总数为49000人,全在外秘密训练而成。

屯兵说。据《新安志》载,东汉时期,孙权为铲除黟、歙等地山越人,派大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后改新安江上游这些水域为“屯溪”。这也似乎印证了花山谜窟是贺齐屯兵和储备兵器弹药的地方。

采石场说,是最普通的一种用途说。徽州留有许多做工精巧的古民居、古桥、古道,还有渔梁水坝等古老水利工程,花山谜窟恰处于新安江边,大量石料是否通过新安江而运输到徽州各地作为建材?

徽商屯盐说,是指这些石窟由于屯放盐等大量的货物需要而开凿的。自古以来,徽商的足迹遍及天下,其中尤以明、清朝代的盐商更为出名,而古徽州的对外运输渠道即为新安江,石窟为徽商的仓库。

功能转化说,这些石窟并非某一朝代某一时期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开凿而成的,最初可能是为采石,但后来人们又将它用作避难、屯兵、储粮等用途。这种假说可以解释同一石窟中石纹凿痕不同、花纹图案不同的现象。

环保巢居说。“北方有窑洞,南方有石窟”,这是中国先人在人居环境上追求朴素环保理念的两大发明。一个掘土坡为房,一个凿石山为屋,不占肥田沃土,不破坏山坡山形,不毁坏山坡植被,营造出冬暖夏凉的栖息地。石窟内有房、有走廊、有石桥、有厅堂,有石水池、石水窖等,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十三陵说 ,花山迷窟的石料采用木排载运,沿新安江至杭州入京杭大运河,直抵北京,用作修建十三陵的石料。主要根据为:在明定陵地下宫殿石壁上有“石料来自徽州,木料来自柳州”的铭刻。但据地质学家勘定:明定陵所用石料均为汉白玉和花岗岩,而屯溪石窟石料均为红麻石、白麻石,两地石料材质截然不同。

还有皇陵说、花石冈说、晋代说、临安造殿说、方腊洞说,九黎氏部落说、青铜器工具说、外星人建造说等等。猜想多多,言之凿凿,皆因花山谜窟毫无史料记载而难成定论,花山谜窟依然是串串难解之谜。

关于“北纬30°神秘线的千古之谜——花山谜窟”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掬水月]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cshi/202508-21275.html

(7)
掬水月的头像掬水月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掬水月的头像
    掬水月 2025年08月18日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掬水月”

  • 掬水月
    掬水月 2025年08月1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北纬30°神秘线的千古之谜——花山谜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北纬30°神秘线的千古之谜——花山谜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

  • 掬水月
    用户081803 2025年08月18日

    文章不错《北纬30°神秘线的千古之谜——花山谜窟》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