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堤春晓 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 曲院风荷 双峰插云
三潭印月 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南屏晚钟 断桥残雪
2.虎跑梦泉:15元 灵隐寺:35元
飞来峰:25元 大雄宝殿:30元
岳王庙:25元
六和塔:20元 登塔:10元
西湖游船票:45元(包含三潭印月)
吴山城隍阁:30元
玉皇飞云:10元
黄龙吐翠:15元
满陇桂雨:5元
云栖竹径:5元
雷锋夕照:40元
北高峰索道上下:30元
满陇桂雨:15元
云栖竹径:5元
杭州植物园:10元
杭州动物园:15元
太子湾公园:10元
胡雪岩故居:20元
万松书院:10元
云松书舍:5元
法喜寺:10元
法镜寺:10元
抱朴道院:5元
净慈寺:10元
锦绣风水洞:40元
海底世界:60元
宋城:80元
杭州乐园100元
3.下了火车,站前乘K7路到少年宫下车,那里就是西湖北线起点。下车徒步几分钟即到断桥,断桥是著名的白堤的起点,也可以算是一个交叉点,因为在此LZ可以选择北线的两条线路。1,不过断桥的话可以一直沿大路走北山街,北山街右侧是宝石山、葛岭和许多文物保护单位景点,山上有玛瑙寺、宝俶塔和抱朴道院、初阳台等名景,还可以俯瞰西湖。左侧就是西湖,可以看到西湖上的白堤景色,山光水色和林荫路很美。2,过断桥走白堤。断桥的历史传说自不必多说了,白堤两岸的水波潋滟也是美不胜收了。而且白堤上还有浙江博物馆、楼外楼、西泠印社和孤山等众多著名景点。 不论选择以上哪条路线,都可以到达
交汇点的岳庙,本人不推荐进门游览,个人感觉除了敬佩岳飞的气节,其他没什么好看的,尤其时间紧凑的话。
岳庙又是一个交叉点,两条路可选。1,对面就是曲院风荷,同时也是进入了西湖的西线。曲院风荷夏天荷花众多争奇斗艳非常美,现在这个季节就看看那里的园林景色也很美。出了曲院风荷就是杨公堤,杨公堤以自然、清新取胜。处处树木花草林立,环境很美。还有著名的茅家埠景区,山林湖泊,田园景色。还有杭州花圃、郭庄、赵公堤等景点。2,不进曲院风荷,而进入苏堤。苏堤历史景点不多,当然它本身就是苏东坡的历史杰作。两岸湖景、小桥众多和杨柳春风很宜人。苏堤尽头有苏东坡纪念馆和花港观鱼景区。
杨公堤与苏堤尽头就是西湖南线。沿南线可到虎跑,雷峰塔,和著名的“南屏晚钟”净慈寺等。再走就是柳浪闻莺和南线有名的酒吧街,还有中国美院。
继续向前就是西湖东线,也就是回到了市中心一带。这里湖景自然也很美的,还有大型音乐喷泉、繁华商业街等。 到此可算是游玩了西湖一圈。
还有时间的话,可以乘船游览湖心岛,最著名的就是三潭印月了。不过本人也不推荐,除了中秋前后,那里没什么意思。另外乘船价格不菲,手摇船大约80元/小时,公家客船也要几十元,忘记的,总之感觉不值得。
午饭的地点要看LZ的行程了,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解决吧,当然最好是名店了,虽然再有名的地方,口味也未必适合自己,但终究也是一项体验。比如楼外楼,杨堤或东线的知味观等等。如果想简单解决,也可以选择很多的小店和KFC等。
以上的路线和景点只是一个大略的简介,景点众多无法一一细数,具体还要看LZ的体力和时间安排。希望对你有帮助。
杭州的相对位置(洋陆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人文特色(人口、民族、城市与乡村
杭州山水旖旎风光神秀,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春有柳浪之莺,夏有曲院之荷,秋有平湖之月,冬有断桥之雪。现在我就来给你推荐一下杭州有哪些必去的旅游景点吧~
一、西湖
?地点: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
门票:免费西湖是华夏最美的湖泊之一,是西湖成就了杭州的天堂之美,没有西湖也就没有杭州。漫步于西湖边上感受到的处处是文化,处处是故事,数不完的是景色,太多的安逸真是熏得游人沉醉,你不必执着于走遍每个景点,倒可以花上半天或一天在湖边徜徉一番,无论怎么玩,都让人心情舒畅。
二、灵隐寺
?地点: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路法云弄1号
门票:成人票30/人,儿童老人15/人。灵隐寺是一座千年古寺,香火非常旺盛,求愿很灵验,是杭州最早的名刹。取“仙灵所隐”而得名的灵隐寺是杭州最大的寺庙,也是香火最旺的一座,无论是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新春祈福或游玩打卡,都会第一时间选择来灵隐寺。灵隐寺内有很多历史遗迹,譬如飞来峰石刻群,就属于石雕艺术中的精品。
三、雷峰塔
?地点: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15号
门票:成人票40/人,儿童老人20/人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是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雷峰塔是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又称西关砖塔。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塔也因许仙白素贞的传说而闻名遐迩。雷峰塔的建设在中国风景保护和建设史册上留下了四项“天下第一”
四、天目山
?地点: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风景区
门票:成人票140/人,儿童老人70/人。推荐理由:天目山在杭州是一个比较小众的景点,但是推荐系数很高,因为这里的环境和景色非常有特色,十分推荐大家来玩。古树众多,享受新鲜空气,徒步穿越大森林,还有农家乐可以体验。这里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十万余个,是个洗肺的好去处,选个周末或假日来走走,感受下大自然的呼吸!
五、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地点: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518号
门票:成人票80/人,儿童老人40/人西溪之胜,独在于水。六条河流纵横交汇,水是西溪的灵魂。在这里,到处都是满眼的绿色,让你心旷神怡,绿丛中的林荫小路,仿佛到了仙境一般。这里环境清幽、水道纵横,是城市中少有的天然湿地,有“杭州之肾”之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溪湿地自从**里得名之后,一直深受游客欢迎。烟雨苏杭,到了杭州不来西溪湿地肯定是不值当的,所以,一定要来打卡哦!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真不是虚的,杭州一直以来都以风景秀丽而闻名天下,它有江南水乡的温婉恬静,也有古代园林建筑的历史文化传承,让游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真的很希望每个小伙伴都能来这里感受一下~
我需要关于整个宋朝的词人写关于杭州的词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浙江第一大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两个副中心城市之一,杭州有多项旅游景点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创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杭州历史源远流长,自秦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还是五代吴越西府和南宋行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杭州市 - 历史
杭州市
有着2200年悠久 历史的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风景旅
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杭州市区西北20公里的良渚发现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晚期的原始村落遗址,并出土了一批新石器晚期的石器、陶器、玉器,史称“良渚文化”。
秦代,杭州开始设县治,称钱唐,距今已有2000多年。南朝置钱唐郡。隋改钱塘郡为杭州,这是“杭州”之名在历史上首次出现。
隋大业六年开凿了江南运河,从杭州可直达开封和洛阳,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发展,此时的杭州已成为“珍异所聚”、“商贾并辏”相当繁荣的城市。
唐代的杭州,贸易发达,居民已超过10万成为与广州、扬州并列的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
白居易作杭州剌史时,浚西湖筑堤,便利灌溉,西湖也因而更加美丽。
五代十国时,杭州是吴越国的首都。吴越国王钱谬大兴城市建设,发展海上航运,与日本、高丽、新罗、大食等国家和地区进行通商和文化交流。
那时钱塘江边“舟楫辐辏,望之不见首尾”,“西方之货不趾而自集”。杭州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一大
都会。
北宋统一中国后,杭州是当时全国主要商埠之一,被称为“富兼华夷”、“百事繁庶”的“地上天宫”。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募集民工数万疏浚西湖,以葑泥筑堤。北宋后期,杭州成为全国四大商港之一,有“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洲”之称。12世纪初,宋室南迁,定都杭州,改名临安府。此后150多年中,杭州一直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宋时杭州的造船、瓷器、纺织、印刷、造纸和兵器等手工业相当发达。
元代建立行省制度,杭州从此成为浙江省的省会。京杭大运河于元朝至元年间全线开通,杭州水运可直达大都(北京),成为全国水运交通要津。
1927年,设杭州市,从此杭州确立为市的建制。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经过全市人民40多年的奋斗,现在的杭州市已具有相当的综合实力,成为浙江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经“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中心”对1991年度全国城市有关资料的横向比较,评价结果,杭州市综合实力名列首批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12位。[3]
杭州市 - 地理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的一部分。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荡、水库占8%。[4]
杭州市 - 气候
杭州
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杭州市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天气系统、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杭州市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杭州市光、热、水的地域分配不均,局部地区小气候资源丰富。但因季风在进退时间上和持续强度上的不稳定性,常出现冷热干湿异常,导致灾害性天气。
杭州市 - 环境钱塘江杭州市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2.8%,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1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5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树种有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树种有18种。临安市的天目山和清凉峰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杭州市内有钱塘江、东苕溪、京杭大运河、萧绍运河和上塘河等江河。钱塘江水系包括新安江、富春江。新安江水库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水库,库区面积570多平方公里,蓄水量达178亿立方米,库区内有大小岛屿1078个,故又称"千岛湖"。杭州市中心的西湖,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面积5.66平方公里。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市西南部的主要山脉为天目山、白际山、千里岗山,东南部为龙门山。临安市西部与安徽省交界的清凉峰为最高,海拔1787米。
杭州市 - 资源
杭州 旅游资源
杭州土壤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红壤分布在丘陵区,宜种茶树、果树,其中以西湖龙井一带出产的茶叶品质最为优异。水稻土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区,该区是粮油棉麻桑和蔬菜的主要产地。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有萤石、白云石、石灰石、膨润土等大型非金属矿和铁、钼、铜等中型金属矿床。临安市昌化出产一种罕见的鸡血石,质地细腻,色彩鲜艳,为收藏石和章石之珍品。
旅游资源
2000年,来杭境外游客70.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5%,旅游外汇收入2.92亿美元,增长23.4%;国内游客2305万人次,增长4.4%,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90亿元,增长14%。杭州及所辖临安、建德先后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西湖风景区列为全国十大文明风景区示范点之一;宋城、千岛湖两风景区获得全国首批"4A"景区称号。[5]
杭州市 - 经济
杭州文化事业杭州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社会和谐稳定,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强市、旅游胜地、“天堂硅谷”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特色。
杭州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副省级城市第三位。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2918亿元,增长12.5%。杭州有53家企业跻身2004年度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有20家企业进入2004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目前,杭州市共有私营企业近7万家,注册资金超过700亿元,拥有众多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私营工业企业。
旅游胜地。杭州的人文源头可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全国四大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
2005年,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3420万多人次,旅游总收入465亿元。
杭州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国家软件产业化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以信息和医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杭州的一大特色和优势。目前,杭州有注册软件企业2000多家,其中有15家成为国家重点软件企业,12家跻身全国“百强软件企业”行列。
块状经济是浙江优势产业和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2005年浙江30个制造业中,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占全国同行10%以上的产业共有17个。浙江的“块状经济”具有独特的动力机制,形成了不易为其他地区所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其专业市场与特色制造业互为依托、联动发展的鲜明特点使浙江的“块状经济”增势强劲,有力地促进了先进制造业的基地建设。[5]
杭州市 - 交通
航空
·杭州绕城公路地图
杭州拥有一级航空机场,每天有直航班机往返香港,开通了杭州至新加坡的国际航线,杭州至日本的国际货运包机航线以及杭州至国内30多个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的航线,目前从杭州辐射的航线已达45条。2000年杭州航空港发运旅客124.37万人次,货物运输量3.6万吨。新的大型现代化航空港------杭州萧山机场已建成通航。
铁路
杭州是中国东南部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2000年杭州铁路完成旅客发运量1202万人次,完成货物运输量417万吨。杭州铁路新客站每小时最高可发送旅客5200人次。
公路
杭州的公路运输四通八达,沪杭甬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汽车专用公路为骨架,干支相连,衔接配套,功能齐全,运输便捷的现代化公路交通网络。2000年末杭州拥有民用汽车16.28万辆,其中私人拥有汽车4.23万辆。全年公路运输旅客发运量17102万人次,货物运输量7865万吨。
公交
杭州6路公交车路线 杭州12路公交车路线 杭州37路公交车路线 杭州55路内环 杭州90路公交车路线 杭州24路公交车路线 杭州49路公交车路线 杭州17路公交车路线
航运
杭州市充分发挥内河港口的优势,形成了贯通全国许多江、河、湖、海的水运网络。2000年末,杭州水路运输完成旅客发运量179万人次,货物运输量3172.5万吨。[5]
杭州市 - 行政区划
杭州杭州市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3068平方千米。总人口660.4万人,其中市辖区409.5万人。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有57个街道、110个镇、39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678个社区、65个居民区、3666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44个街道、49个镇、3个乡,597个社区、4个居民区、807个行政村。
杭州市 - 旅游
千岛湖杭州拥有得天独厚的风景旅游资源,自然赋予的独特环境和几千年人类文化积淀,使杭州成为我国东南部风景名胜荟萃之地。杭州拥有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五个国家森林公园--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和青山湖森林公园;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
全市拥有年接待1万人次以上的各类旅游景区、景点达120余处。桐庐、临安、淳安都成为年接待景点游客上百万人次的旅游大县(市),杭州"旅游西进"战略轮廓初步显现。以西湖为中心,"三江两湖一山"为主线,以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为重点,辐射全市的大杭州旅游格局基本形成。[5]
[5]
最佳旅游时间要说杭州的最佳旅游时间,那就是一年四季都有适宜,每个季节都有它不同的看点。
杭州的春天:春风和煦,春水醉人。此时最适合漫步苏堤踏青赏花,远眺白堤上一株桃花一株柳,如同烟霞笼罩。而龙井茶园中满目青翠,正是茶农一年中最忙碌、也是最快乐的时节。
盛夏季节:超过30℃的高温炙烤下,人也没了游玩的兴致。然而西湖的荷花正在烈日下开得热火朝天,岂可错过!曲院风荷的九曲桥几乎被碧绿的荷叶淹没,阵阵清香袭人,暑热也为之消散。五云山中竹海生风,更是一片清凉世界。
秋高气爽:满陇桂雨的桂花飘香十里,游人如织。中秋前后,杭州人更是忙碌:白天忙着观钱塘江大潮,晚上忙着游湖赏月。同样是月与水的组合,一个声势如雷,一个温和平静,令人不能不感叹造化神奇。
严冬中杭州:万物凋零,惟有腊梅竞放。林和靖隐居的孤山,至今仍是踏雪寻梅的圣地。明代就有人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冬季西湖的清冷、肃穆、孤傲,是任何其它季节都无法体会的。
杭州市 - 风景名胜 清河坊上的建筑杭州拥有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两江两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湘湖)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清凉峰自然 保护区;七个国家森林公园——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半山和桐庐瑶琳森林公园;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国首个国家级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个、国家级博物馆9个。全市拥有年接待1万人次以上的各类旅游景区、景点120余处。
著名的旅游胜地有瑶琳仙境、桐君山、雷峰塔、岳庙、三潭映月、苏堤、六和塔、宋城、南宋御街、灵隐寺、跨湖桥遗址等。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西溪
三堤十景西溪“三堤”:福堤、绿堤、寿堤; 西溪“十景”:秋芦飞雪、火柿映波、龙舟胜会、莲滩鹭影、洪园余韵、蒹葭泛月、渔村烟雨、曲水寻梅、高庄宸迹、河渚听曲。
西湖
西湖简介: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它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杭州西湖旅游示意图也被誉为人间天堂。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五个地区,总面积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潋滟,雨天山空蒙。无论雨雪晴阴,无论早霞晚辉,都能变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湖区以苏堤,白堤两个景段的优美风光称著。
在中墨、中阿建交40周年之际,日前,杭州旅游走进墨西哥、阿根廷和巴西,举办专题促销和座谈活动,成功召开“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杭州西湖”的旅游推介会。
西湖十景:
旧十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三评西湖十景: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千岛湖
千岛湖碧波万倾,千岛竟秀,群山叠翠,峡谷幽深,溪涧清秀,洞石奇异,还有种类众多的生物资源,文物古迹和丰富的土特产品,构成了享誉中外的岛湖风景特点。近年来,经过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已形成了品位较高、内涵丰富的羡山、屏峰、梅峰、龙山、动物系列、石林六大景区的14处景点。
京杭大运河
拱宸桥东西横跨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清光绪十一年(1888年)重建,中间几经兴废。该桥全长92米,为三孔薄墩石拱桥,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形巍峨高大,气魄雄伟,是杭州拱墅区的标志性建筑物。该桥于2009年09月26日成为国家发行的《京杭大运河》特种邮票其中一枚的主题。桥东西两岸分别建有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广济桥广济桥是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内。广济桥又名通济桥、碧天桥,俗称长桥,系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由鄞人陈守清募建。附近为水北明清街、乾隆御碑、浙江水利通判厅、郭璞井、水南庙。
富义仓是杭州现存唯一的运河航运仓储建筑,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建于光绪六年(1880年),取名“以仁致富、和则义达”之意。当年杭州所用的米粮皆从运河漕运而来,储于富义仓,与北京的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
杭州水上巴士杭州市内的水上公交系统按站(码头)停靠,用于缓解陆上交通压力和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目前有三条公交线路,连接大运河、西溪、钱塘江等水系。
钱塘江
浙江省第一大河,发源于安徽省黄山,流经徽、浙二省,古名“浙江”、“折江”或“之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是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河流全长688千米,流域面积5.56万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42.5亿立方米,河口潮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72万千瓦特。新安江与兰江是钱塘江的源头,于上海市南汇区和宁波市、舟山市嵊泗县之间注入东海,其中杭州附近河段,称“之江”或“罗刹江”。
钱江观潮的时间是按农历计算的。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日潮势最大,在此前后则递减。每天有两次涌潮,其具体时间会有规律地推移。一年中,又以农历八月十八日的潮势最为壮观,前往观潮的人也最多。历史上俗称这天是“潮神生日”,如今则称为“观潮节”。
钱塘潮的特色 交叉潮、一线潮、回头潮
良渚遗址
距今约5250~4150年,1936年因发现于良渚镇而得名,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初步查明遗址分布于太湖地区。在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安溪、瓶窑三镇境内,分布着以莫角山遗址为核心的50余处 良渚文化遗址,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内涵丰富,范围广阔,遗址密集。
良渚古城近年,考古人员在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的这片相当于约400个足球场大小,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的古城。
湘湖
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东接萧山城区,西濒钱塘江,北至浙赣铁路,南临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30公里公里,至西湖仅15公里,毗邻正在建设的杭州地铁车站,交通十分便捷。湖北岸城山为春秋时越王句践储粮囤兵之所,湖西老虎洞则是句践卧薪尝胆之地。
跨湖桥遗址 位于萧山城区西南约4公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遗址原有面积数万平方米,已发掘1030平方米。遗址堆积厚2-3米,碳14测年距今7000-8000年。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栽培稻实物将浙江的栽培稻历史提前了1000年;出土的独木舟(现藏于湘湖边跨湖桥博物馆内)是迄今我国年代最早的舟。
湘湖八景
城山怀古、览亭眺远、先照晨曦、跨湖夜月、杨岐钟声、横塘棹歌、湖心云影、山脚窑烟
杭州极地海洋公园位于湘湖南岸,2008年建成开放,门票150元\人。
杭州乐园即世界休闲博览园,世界休博会举办地,位于湘湖东北角。
天目山
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杭州西郊。有东西天目之分,一般指西天目,中国特有的野生银杏树最早发现于此。此外,有黄杉、天目梭、天目朴、浙西铁木等41种稀有名贵树种。上山从狮子岩向东北,七星塔旁即为大树王,其树龄估计在1500年以上,宋代即称为"千秋树"。传说清乾隆帝游此,曾用腰带围过,封为"大树王"。
瑶琳仙境
瑶琳仙境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距杭州80公里,是华东沿海中部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瑶琳仙境,又名瑶琳洞,纵深1公里,总面积达28000平方米,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之一。2002年跻入国家AAAA极风景旅游景区行列。它以曲折有致的洞势地貌,瑰丽多姿的群石景观,被誉为“全国诸洞之冠”。画家叶浅予夸它是“中国少有,世界罕见”。
南宋遗址及御街
南宋皇城遗址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东麓宋城路一带。宋高宗赵构定都杭州后,在北宋州治旧址修建宫城禁苑。
南宋太庙遗址位于杭州市六部桥附近,附近还有太庙广场及南宋遗址陈列馆(免费开放)。
南宋御街即中山路中段与南段,沿街各时期老式建筑林立,景点有杭州九墙、凤凰清真寺、御街陈列馆等等;附近与之交叉的河坊街还有于谦故居。
杭州市 - 文化
杭州文化事业 杭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5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智人“建德人”在杭州地域生息繁衍。到了5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后期,杭州人的祖先聚居生息在北郊良渚一带,从事着原始的农耕、畜牧和渔猎,陶器、玉器、竹木器制作和丝麻纺织等手工艺,达到了较高水平。
杭州文化璀璨,积淀深厚。从新石器时期后期开始,先后出现过极具特色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明清文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发展系列,为中华文明史增添了亮丽的一笔。杭州文化孕育和荟萃了众多为祖国、为家乡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民族英雄、忠臣义士、贤明州官和能工巧匠,他们为杭州留下了一篇篇光耀千古的华章,构成了“文化之邦”的形象和品位。西湖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椽,无不带着历史的印记。目前,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25处。80年代以来,杭州陆续建成了代表中华文化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
馆、中国良渚文化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张小泉剪刀博物馆等,使文化内涵更为丰盈。面向新世纪,杭州还将重点保护、建设好一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区,如良渚文化遗址分布区、五代吴越文化保护区、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区、孤山清行宫保护区、鼓楼明末清初民居保护区等,继续兴建一批历史名人纪念馆和专题博物馆,使杭州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仍保留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之风貌。[5]
杭州市 - 教育杭州市高中教育杭州市第二中学
杭州学军中学
杭州高级中学
杭州第十四中学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杭州外国语学校
杭州第四中学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杭州长河高级中学
优高:
杭州第七中学
杭州第九中学
杭州第十一中学
杭州西湖高级中学
杭州源清中学
杭二中分校
杭四中分校
杭州第十中学
杭州夏衍中学
杭州长征中学
杭州第十四中学
杭州第十二中学
高等教育浙江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林学院
浙江中医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计量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浙江财经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树人大学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东坡
南宋人谢驿写了一首七绝:
谁把杭州曲子讴,
荷花十里桂三秋。
哪知卉木无情物,
牵动长江万里愁。
梁羽生在《萍踪侠影录》中借张丹枫之口,改为:
谁把苏杭曲子讴
荷花十里桂三秋
哪知卉木无情物
牵动长江万古愁
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君是旅人犹苦忆,
我为刺史更难忘。境牵吟咏真诗国,兴入笙歌好醉乡。
为念旧游终一去,扁舟直拟到沧浪。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题杭州九溪十八涧
九溪十八涧,山中最胜处。昔久闻其名,今始穷其趣。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树。
清末学者俞樾所描绘的这一景致,是距杭州西湖仅十里之遥的“九溪十八涧”景区。他对白居易赞冷泉“最余杭而甲灵隐”不以为然,他说,“九溪十八涧乃西湖最胜处,尤在冷泉之上。”并且别出心裁,于是作叠字诗赞九溪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的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苏轼《夜泛西湖>>
《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人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
接下来,词人如数家珍般一一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下三句分别就首句中的“都会”、“形胜”、“繁华”,作出形象的说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啊。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景象。“参差”形容楼阁高下不齐,“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是确数。“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视线从城内转到钱塘江边,来写“形胜”。高耸入云的古树围绕着江堤,汹涌的江涛象发了怒一样奔腾而来,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壮阔的钱塘江就象一道天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一“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一“卷”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镜头移近,来街市上走走看看。珠玉宝石遍陈于市,家家户户绫罗盈柜,人们的衣饰更是鲜丽豪华,竞相斗艳。“列”、“盈”、“竞”把经济繁荣、生活富庶奢华落到了实处。
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谓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 “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嬉嬉钓叟莲娃”,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一句话就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权贵出行气派威风,真有一呼百应之势。闲暇时,品酒赏音,吟诗作画,赏玩山水,何等风流潇洒。“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至此,才彰显了写作目的是拜谒孙何。“异日”“归去凤池”是对孙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愿,而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夸”,又使这祝愿归结到了对壮美秀丽的杭州的赞美上。虽然投赠之词恭维、夸张在所难免,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经为自己作了明证,不信就请到杭州来眼见为实吧!(蒋雅云)
《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人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
接下来,词人如数家珍般一一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下三句分别就首句中的“都会”、“形胜”、“繁华”,作出形象的说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啊。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景象。“参差”形容楼阁高下不齐,“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是确数。“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视线从城内转到钱塘江边,来写“形胜”。高耸入云的古树围绕着江堤,汹涌的江涛象发了怒一样奔腾而来,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壮阔的钱塘江就象一道天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一“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一“卷”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镜头移近,来街市上走走看看。珠玉宝石遍陈于市,家家户户绫罗盈柜,人们的衣饰更是鲜丽豪华,竞相斗艳。“列”、“盈”、“竞”把经济繁荣、生活富庶奢华落到了实处。
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谓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 “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嬉嬉钓叟莲娃”,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孩童喧闹嬉戏。一句话就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权贵出行气派威风,真有一呼百应之势。闲暇时,品酒赏音,吟诗作画,赏玩山水,何等风流潇洒。“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至此,才彰显了写作目的是拜谒孙何。“异日”“归去凤池”是对孙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愿,而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夸”,又使这祝愿归结到了对壮美秀丽的杭州的赞美上。虽然投赠之词恭维、夸张在所难免,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经为自己作了明证,不信就请到杭州来眼见为实吧!(蒋雅云)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赏析一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为大约之义。“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望海潮·洛阳怀古
望海潮
宋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 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花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
烟暝酒旗斜。
但倚楼极目,极见栖鸦。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简析
此词一题"洛阳怀古",非是。词中提到金谷、铜驼等地,系虚似洛阳、实写汴京,虚虚实实,乃有忧谗畏讥之意在焉。前三句梅花渐稀,冰河解冻,年华暗换,又到早春时节,然后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全词结皆抚今,中间插入追昔内容。记忆越是美好,越是富于情趣,眼前景越是难堪,词意也越耐咀嚼。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主要词作
鹊桥仙(纤云弄巧) 望海潮·洛阳怀古(梅英疏淡)
踏莎行(雾失楼台)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 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
满庭芳(山抹微云) 千秋岁(水边沙外)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回答者:蜣螂 - 高级魔法师 七级 6-14 20:23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赏析一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参差”为大约之义。“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着一 “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望海潮
望海潮
*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
(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平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
△△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最后两句可换成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说明:望海潮词牌,一百零七字,双调,上阙五平韵、下阙六平韵,一韵到底。
望海潮
作者: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1都会,钱塘2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3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4。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5夸。
全部注释
1.三吴:指吴兴郡、吴郡、会稽郡,此处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五代吴越建都于此。
2.钱塘:即杭州,古属吴郡。
3.重湖叠巘:西湖以白堤为界,分里湖和外湖,故称重湖。叠巘:指层层叠叠的山峦。
4.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词中代指高官孙何。
5.凤池:即凤凰池,为皇帝禁苑中池沼。词中泛指朝廷。
在词史上,柳永是较早把城市题材写进词里的人。如他的《抛球乐》便将汴京清明时节的繁盛景象、芳郊名园的歌舞嬉戏和茶楼酒馆的解貂买醉,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堪称词中的"清明上河图"。北宋范镇曾很有感慨地说:"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镇在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乃于耆卿词见之"(祝穆《方舆胜览》引)。可见柳永在都市题材上的开拓之功。
这首《望海潮》是他城市词中的扛鼎之作
本文来自作者[富森]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cshi/202508-2073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富森”
本文概览:1.苏堤春晓 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 曲院风荷 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南屏晚钟 断桥残雪2.虎跑梦泉:15元 灵隐寺:35元...
文章不错《高分悬赏 关于游览杭州西湖的一些问题》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