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杨虎城的长子杨拯民生下了一个孩子,取名杨瀚。杨瀚从小就很聪明,在父母的教育下,成为一名非常有能力的学者,多年来一直为祖国两岸的和平统一奔走。
长大后,杨瀚在了解了杨虎城的遭遇后,深深为祖父感到敬佩和骄傲。杨瀚对祖父的尊重,不仅表现在口头上,也在实际行动中付出了很多,他花了10年时间从各方研究资料,撰写了《杨虎城大传》一书,填补了我国在杨虎城研究方面的空白。
杨瀚的人物生平
目前健在的:
杨虎城将军有过三次婚姻,育有十个子女,如今只有杨拯英、杨拯美、杨拯汉健在。除了早夭的以及与父母共同牺牲在监狱中外,杨家第二代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过,有的还为国家建设献出了生命。
杨拯英是杨虎城和第三位夫人谢葆真的二女儿。老人今年73岁,几年前从陕西省政协文史馆的工作岗位上退休,如今和老伴生活在西安市信义巷的一处居民楼里。
虽然年过七十,杨拯英依然思维敏捷。她说,姐姐杨拯美从甘肃省政协退休,现在大部分时间居住在西安;妹妹杨拯汉从新疆退休,现在住在北京。
杨拯英说,西安事变发生时,姐妹们年纪尚小,最大的姐姐拯美也仅仅4岁多。为了防止事变出现意外,妈妈谢葆真把她们安排在西安郊区的远房亲戚家,由外婆看护。
在杨拯英老人的记忆里,父母的形象都已模糊了。上世纪80年代初陕西省政协要筹备杨虎城纪念馆,她被调到省政协文史馆,才有机会完整地了解父母的生平。
杨拯英后来在一本名为《民国人物2》的刊物上写了母亲的小传。后来姐姐杨拯美在这个基础上搞了些调查,和她共同完成了《回忆母亲谢葆真》一书。
1922 年出生的杨拯民是杨虎城长子,也是杨将军被害后唯一在世的儿子。杨拯民深受父亲影响,很早就参加革命。从1942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杨拯民先后担任过陕甘宁边区米脂县统战部长、县委书记等职。1950年,杨拯民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甘肃玉门工作,杨拯民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代功臣。他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局长、陕西省副省长、天津市副市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委员会常委、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1998年逝世于北京,并与同年被安葬在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的杨虎城烈士陵园,与父母陵墓相伴。
杨拯坤又名周盼,是杨虎城将军的长女。杨拯坤与哥哥杨拯民为一母所生,母亲是罗培兰。新中国成立初期,杨女士在中央宣传部工作,后调入北京市工作。20世纪70年代以后,杨拯坤进入旅游部门工作,担任过中国国际旅行社北京分社副总经理、北京旅游局副局长等职,1994年病逝。
杨虎城最小的女儿杨拯陆1955年从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去了新疆石油管理局工作,并很快被任命为勘探队长,率队进驻克拉美丽地区。1958年9月底,杨拯陆和队友遭遇了暴风雪不幸牺牲,年仅22岁。
杨虎城的长孙杨协已经退休。今年4月杨虎城暨十七路军研究会在西安成立,杨协也获邀成为会员。
杨虎城次孙杨瀚一直在北京工作生活,1996年移居加拿大。时值西安事变70周年前夕,杨瀚编撰的《杨虎城大传》出版发行。因为出国,杨瀚成了杨家后人里为数不多的与张学良见过面的人,1999年和2000年两次到夏威夷看望张学良。
网上为什么查不到杨虎城的家属怎么死的啊?
1996年,移居加拿大,在加拿大从事过多种行业的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阅历。
1998年底,以台胞思想为主,发表了关于促进中国统一的意见,建议中国政府通过立法打击“台独”嚣张气焰。
2001年,在辛亥革命90周年之际,在温哥华举办“黄河画展”,弘扬民族精神。同年加拿大西北同乡会成立,因为祖父的缘故,更因为杨翰自身的努力,他被推选为会长。凭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祖父推动抗日而献身的历史功绩的敬仰,杨翰先生经过10年调查研究,撰写了《杨虎城大传》一书,真正填补了我国在杨虎城方面研究的空白。
2005年,杨瀚给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的信发表之后,受到两岸高层的关注。在马英九的直接关心下,杨虎城的照片首次在台湾的国民党历史展览中出现,杨瀚本人也多次应邀访问台湾。
2009年9月7日15时,杨瀚先生莅临西安培华学院,为正在军训的大一新生作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精彩报告。
2010年2月6日上午,西安事变研究会揭牌仪式暨年会在西安事变纪念馆举行。与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周一波共同为西安事变研究会揭牌。
2011年3月8日,“鉴于西安事变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它所承载的深厚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该大力加强这方面的革命传统教育,努力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杨瀚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重建西安事变纪念馆,保护好西安事变旧址。
2011年6月1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纪念张学良诞辰110周年的活动。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专访参与该活动的杨瀚。
2012年1月18日,杨瀚先生应邀来世界杨氏协会,受到协会杨飞秘书长的盛情接待。最后,杨瀚会长就杨虎城爱国项目与协会达成战略合作。
2013年3月5日,杨瀚表示:为增进两岸认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海峡两岸应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开展有关抗日战争历史认同的对话与研究。大陆方面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可与台湾中华文化总会进行协商。在双方达成共识的前提下,组成中国抗日战争史料编写委员会,进行《中国抗日战争史料集》编写工作。同时,可利用海内外全体华人的捐助,共建抗日胜利纪念碑,纪念碑上铭刻为抗战而牺牲的中国军人的名字,也可包括牺牲的美国军人和前苏联军人。待上述两项实施完成后,两岸则可联合撰写《中华抗战》。
2013年3月10日,正在北京出席两会的杨瀚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海峡两岸应加强有关抗日战争历史研究的合作。
2013年11月,正逢杨虎城诞辰120周年,杨瀚第二次写信给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要求国民党尊重历史事实,在法治人权的大原则下,对当年蒋介石不经过军法审判,而用残暴手法杀害杨虎城及其家人、秘书的罪行进行道歉和平反。
杨虎城将军一生曾经有过3次婚姻,生有4个儿子和6个女儿。如今女儿杨拯英、杨拯美、杨拯汉健在
原配夫人罗佩兰于1916年与将军成婚,1926年病逝,生有儿子杨拯民和女儿杨拯坤。 第二位夫人张蕙兰是杨虎城母亲孙一莲为儿子定的亲,1919年与杨虎城成婚,她与杨虎城将军惟一的儿子杨拯仁在6岁就不幸夭折,后杨家幸存的儿女及12位孙子孙女都由她一手拉扯大。张蕙兰于1993年病逝,享年90岁。弥留之际,张蕙兰对子女们说想葬在杨虎城身边,又怕自己不够格。子女们含泪而泣:“娘的恩德照千秋,我们感激您,人民感谢您。活着您不能跟父亲在一起,死了一定要葬一块!”陕西省政府批准了张蕙兰子女的请求,张蕙兰葬在了杨虎城烈士陵园里。 谢葆真夫人生于1913年,1927年加入中国***,后担任西北各界妇女救国联合委员会会长。1928年与杨虎城成婚。陕西西安人,生有儿子杨拯中、杨拯亚,女儿杨拯美、杨拯英、杨拯汉、杨拯陆和杨拯国。1938年为营救杨虎城而入狱,于1947年死于狱中。 长子杨拯民(1922-1998),其名字来源于杨虎城非常的喜欢的一句孙中山名言,“拯斯民于水火之中”。1937年加入中国***,19岁为关中军区副司令,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将门虎子”,杨拯民在西安事变后,于1938年到延安参加革命,从1942年到解放前夕,杨拯民先后担任过陕甘宁边区米脂县统战部长、县委书记、一野骑六师副师长、关中军和大荔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务,曾参加过著名的智取华山战役。建国后,杨拯民任玉门石油管理局局长、陕西省副省长、天津市副市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委员会常委、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等职。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至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次子杨拯中(1930-1949),1930年7月出生,曾随父出国考察欧美,1937年随母探父时被监禁,1949年与杨虎城同时遇害。 三子杨拯亚,早年夭折。 幼子杨拯仁(1931-1937),生于1931年。“西安事变”后期病殁,时年仅6岁。 长女杨拯坤(1924-1994),又名周盼。13岁的杨拯坤就投身到革命之中,1937年加入中国***,任中共陕西省西乡县县委委员。1941年回到延安,主要从事党的宣传和学校教育工作。建国后,在中宣部工作,她负责编辑的《读者来信》及《宣传通讯》两个刊物深受党内读者的欢迎。后调北京市丰台区党委、北京市政府工作。20世纪70年代以后,杨拯坤进入旅游部门工作,担任中国国际旅行社北京分社党委 杨虎城将军纪念馆
委员、副总经理,北京旅游局党委书记、副局长等职,是第四、五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妇联第四、五届执委,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六、七、八届北京市政协常委。 二女儿杨拯美(1932— ),16岁时杨拯美就秘密加入共青团组织,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她开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积极发展革命力量。建国后,任甘肃省轻工业厅处长、甘肃省祖国统一联谊会主任、甘肃省政协常委。 三女儿杨拯英,现任陕西省杨虎城研究会秘书长。西安高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当过中学校长,在陕西省政协文史馆退休。 四女儿杨拯汉(1935— ),于抗美援朝中参加军干校,此后一直在中央党政机关从事机要工作。1958年被下放基层,改行做企业管理,1963年调到新疆石油管理局经济研究所退休。 五女儿杨拯陆(1936.3.12—1958.9.25),毕业于西北大学石油地质系,同大哥一样,她选择了石油事业为祖国建设,主动要求到新疆石油管理局进行地质勘探工作,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队117队队长,1958年在三塘湖地区勘察石油地质时,遇到风暴雪,气温骤降至摄氏零下20多度,寸步难行,不幸冻僵牺牲,年仅22岁。杨拯陆牺牲后,中共称她为“党的优秀儿女,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坚强不屈的模范***员”,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82年中国地质学会把她勘察的三塘湖盆地的一个含油地质构造命名为“拯陆背斜”(包括新疆准葛儿盆地东部克拉玛依与北塔山之间的二塘湖旷野的地质构造)。 幺女杨拯国(1941—1949)(亦称杨拯贵),1941年出生于狱中,1949年6日与将军及哥哥杨拯中一同遇害,1950年2月与将军等同葬长安杨虎城烈士陵园。 杨虎城的长孙杨协已经退休。今年4月杨虎城暨十七路军研究会在西安成立,杨协也获邀成为会员。 杨虎城次孙杨瀚一直在北京工作生活,现任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事变研究会会长。1996年移居加拿大。时值西安事变70周年前夕,杨瀚编撰的《杨虎城大传》出版发行。因为出国,杨瀚成了杨家后人里为数不多的与张学良见过面的人,1999年和2000年两次到夏威夷看望张学良。
1949年9月17日,杨虎城将军在重庆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终年56岁。同时被害的还有杨虎城的儿子杨拯中及不满10岁的女儿、杨虎城秘书宋绮云夫妇及孩子宋振中、副官阎继明、警卫员张醒民。
本文来自作者[香柏]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cshi/202508-1461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香柏”
本文概览:有,杨虎城的长子杨拯民生下了一个孩子,取名杨瀚。杨瀚从小就很聪明,在父母的教育下,成为一名非常有能力的学者,多年来一直为祖国两岸的和平统一奔走。长大后,杨瀚在了解了杨虎城的遭遇...
文章不错《杨瀚有儿子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