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国庆出游疫情防控注意事项(通用6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国庆出游疫情防控注意事项(通用6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国庆出游疫情防控注意事项是不是还是不知道怎么写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国庆出游疫情防控注意事项(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国庆出游疫情防控注意事项近期,全国疫情呈多点散发、多地频发态势,全区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有效控制和减少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坚定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确保全区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国庆假期,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特别提示如下:
一、倡导就地休假过节。 倡导广大居民国庆假期就地过节、市内游,减少跨地市出行,尽量不出省,非必要不离余。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本土病例报告、近期进行区域临时性封控、静态管理的地区旅游、出差、探亲。确需出行的人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含中央、省驻市、县单位)需按规定报经单位同意,出行前需了解目的地(含景点)疫情防控措施,提前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码申请、口罩等物资准备,服从目的地疫情防控要求。乘坐公共交通的,需严格遵守有关防疫要求,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行途中要加强个人防护,确保绿码出行,规范佩戴口罩。
二、主动报备行程信息。 主动报备是“外防输入”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来返余前,请提前1天通过“新余发布”或“数字新余”上的“返余登记”平台进行线上报备。要时刻关注旅途停留地的实时疫情变化,若出现风险等级变化,请及时主动向社区及单位报备,配合做好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等措施,落实本人及共同生活的家人7天健康监测及核酸检测。因故意隐瞒或未及时报备,导致疫情传播扩散的,将承担法律责任。
三、加强重点场所管控。 XXX景区及各乡镇(办)景区景点、高速公路疫情防控服务站要严格落实扫码登记、佩戴口罩、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措施。各乡镇办及两业融合园区、行业部门要加强对商超、集贸市场、其他室内密闭场所的监管,检查督促业主单位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通风消毒、佩戴口罩、扫码登记等防控措施。
四、强化常态核酸检测。 广大居民按照“一周两检”要求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时需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无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群体可凭纸质核酸检测记录卡进行查验)。各重点岗位从业人员按照属地和行业主管部门规定,分类完成“一天一检”或“一周两检”核酸检测要求。
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持续做好个人健康管理,主动配合做好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处于室内(外)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配合遵守公共场所测温、扫验码、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疫情防控规定。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应及时独自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避免乘坐公共交通。
六、严控群体聚集活动。 倡导广大居民减少聚集聚会,从简举办婚丧嫁娶。正在接受健康监测人员不得参加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举办大型会议、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从严审批,并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尽量缩小规模,落实防控措施,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国庆假期及前后的防控措施执行时间为2022年9月10日起到10月31日止。后续将根据疫情形势,对相关防控措施进行动态调整。
篇二:国庆出游疫情防控注意事项当前,国内疫情呈多点散发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加之国庆节假期即将到来,人员流动性增加,发生聚集性疫情和跨地区传播的风险高。为严防疫情输入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上级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现就做好国庆节假期及前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安全有序流动。 倡导广大群众国庆假期在本地过节休假,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确需离市的,不前往风险地区和有病例报告的地区,注意旅途防疫和安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外出离市的,严格按规定请假报备。国庆期间倡导所有跨省跨地市出行人员返回后开展核酸三天两检(间隔24小时)。自驾车辆跨省(市)流动的,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市)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市)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出行时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及时主动报备。 动员劝导在省外的亲朋好友,凡所在县(区)有疫情发生的,近期非必要不来汉,确需来返汉的至少提前48小时通过“XX县疫情防控信息系统”报备,如实填写相关信息,或直接向目的地村(社区)、单位、宾馆酒店报备,也可通过家人等代报,积极配合落实落地查、落地检、落地管等措施。
三、把好入汉关口。 “两站两口”(汽车站、火车站、高速路出口)查验点要严格扫码查验两码一证(即:陕西一码通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省外和省内有疫情地市来人落地提供一次免费核酸检测,加强信息推送,第一时间发现、报告、分流、转运重点人员。
四、精准排查管控。 各镇村(社区)要发挥“321”基层治理优势,用好疫情防控信息系统,对省外和省内有疫情地市旅居史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做好本辖区来返人员的摸排上报和重点人员管控,确保所有风险人员排查管控到位。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联防联控,发现未按要求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及时向村(社区)报告。
五、分类健康管理。 主动参加辖区组织的全员核酸检测。48类重点人群要按规定频次做好“应检尽检”。省外和省内有疫情地市来人要进行三天两检,期间尽量不外出,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或参加聚集性活动,出行规范佩戴口罩。7日内有高中风险区或参照高中风险区管理地区旅居史的来汉返汉人员,需实行7天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7日内疫情发生地已实施大范围社区管控措施的县(市、区、旗)来汉返汉人员,参照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的防控要求采取相应健康管理措施。
六、严管重点场所。 各类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戴口罩、测体温、扫码亮码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时,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从外省(区、市)返回的建筑工地人员要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广大群众要自觉树立“扫码亮码、绿码通行”意识,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查验工作。
七、严控聚集活动。 坚持“非必要不聚集”,倡导白事简办、红事缓办、宴会不办,严格控制和减少非必要的人员聚集活动。原则上不得举办50人以上的线下会议、会展、聚餐等各类人员聚集活动,确需举办的,必须向属地镇(村)报告,严格落实举办方、承办方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八、做好个人防护。 广大群众要保持良好的习惯和个人防护意识,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室内常通风、一米线等个人防护措施,不举办、不参与聚集性活动。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就近到发热门诊就诊,就诊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五类药品”人员,要严格落实实名登记、信息上报、健康监测等措施。
篇三:国庆出游疫情防控注意事项当前,国内疫情呈多点散发、多地频发态势,扩散蔓延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国庆假期及前后人员流动不断增加,外防输入风险压力加大,为保障人员安全有序流动和物流畅通,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提前主动申报。
近期有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瑞返瑞人员,请提前2天通过微信、支付宝登录“温州防疫码”自主申报或拨打属地乡镇(街道)防控办电话、12345政务热线申报,也可向所在单位、村居(社区)或入住酒店申报。酒店、宾馆等场所要主动开展重点地区来瑞返瑞人员排查,对排查到的涉疫地区旅居史人员要向属地镇街报告。对没有提前申报的来瑞返瑞人员隔离期间产生的费用需自行承担。对存在故意隐瞒轨迹、逃避查验等行为,如涉嫌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
二、倡导就地过节。
请市民朋友国庆假期前后尽量减少离温及跨省出行,建议选择本地游、周边游,如确需出行,请提前查询目的地疫情风险状态和疫情防控政策,非必要不前往涉疫地区。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旅客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三、配合核酸检测。
省外来瑞返瑞人员持48小时阴性核酸证明抵瑞,完成核酸落地检后实行两天两检,每次间隔24小时;省内温州市外来瑞返瑞人员实行落地检,如有12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包括未显示结果的,且来自非高中低风险区的,可不重复采样,后续纳入市内3天一次常态化核酸检测范畴。
请市民朋友与其他在瑞人员配合落实72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重点人群核酸检测按照相应频次执行。
四、主动扫码验码。
请市民朋友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进入各类场所请配合主动扫“场所码”、戴口罩、测体温、查验“温州防疫码”。进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馆、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各级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含市政服务中心等办事场所)须核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KTV、网吧、足浴店、按摩店、艾灸馆、麻将馆、棋牌室、歌舞厅、桌游室、酒吧、迪吧、剧本杀、密室逃脱、美容院、洗浴中心〈母婴洗浴〉等密闭场所须核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强化执法力度,落实“三色管理”机制,在显眼位置予以标识,对严重违反“场所码”扫码相关规定的场所,要按规定采取停业整顿、追究业主责任等处罚措施。
五、严格活动管理。
1、即日起至2022年10月31日期间,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原则,人员聚集性活动(包括会议、展会、培训、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举办日期能缓则缓、活动规模能压则压、参加人数能减则减。原则上不安排200人以上的大型活动。确需举办的,50人以上线下活动主办方需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提前一周以上报批,50-200人的聚集性活动由属地乡镇(街道)防控办审批后,再报市防控办备案;200人以上的活动报属地乡镇(街道)初审、市防控办审批,再向温州市防控办报备通过后方可举办。严格落实聚集性活动各项防控措施,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倡导从简举办婚丧嫁娶,在餐饮酒店、红白喜事等场所内举办含十桌以上的独立空间(宴会厅、包厢等)承办酒店或临时搭建场所的主办方须申请“场所码”,酒店宴会厅等场所要申领“码中码”并严格落实进场扫码,举办红白喜事的重点场所须核验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六、加快接种疫苗。
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传播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请18岁以上人群完成全程接种满6个月后尽快接种加强针,携手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篇四:国庆出游疫情防控注意事项当前,国庆假期将至,人流物流激增,国内局地持续发生聚集性疫情和散发病例,疫情传播扩散风险进一步加大。为切实做好国庆假期及前后疫情防控工作,请全市广大市民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好安全、祥和、有序的社会环境。现通告如下:
一、倡导就地过节。 坚持非必要不出市,减少跨区域出行,避免人群大范围流动引发的疫情传播风险。确需出行的,要密切关注目的地疫情动态,非必要不前往有本土疫情发生的地市,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全程做好自我防护。
二、落实提前报备。 所有省外地市和省内7天内有本土疫情市入返枣人员请提前7天通过“入返枣人员报备平台”(通过微信搜索“健康XX云”公众号,疫情防控-入返枣人员报备)向目的地社区(村居)、住宿宾馆、入驻单位等报备。
三、推行“落地检”。 所有省外地市和省内7天内有本土疫情市入返枣人员,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返枣后,立即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条件不具备的,请在4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后续按规定完成“5天3检”,每次检测间隔24小时。
四、安全有序出行。 旅客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时,需配合做好扫场所码,核验健康码、行程码以及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从外省(区、市)和省内7天内有本土疫情市返回的建筑工地人员要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五、减少不必要聚集性活动。 倡导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切实减少人员数量。自行举办5桌及以上宴会等聚集性活动的个人(单位)须向属地社区(村居)报备。非必要不举办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各类大型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须经市、区(市)领导小组(指挥部)批准,并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参加活动人员需扫场所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严格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常测温、少聚集”等个人防护措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立即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祝全市人民度过一个安全、平稳、祥和的国庆假期!
篇五:国庆出游疫情防控注意事项广大市民朋友:
国内本土疫情仍呈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态势,2022年国庆假期临近,人员流动性增加,加大了疫情传播风险,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做好外防输入工作,现就加强国庆假期前后疫情防控工作通告如下:
一、严格个人主动报备。 所有从外省来(回)益人员应提前1天主动报备,可以在湖南省居民健康码的“入湘报备”进行“入(返)湘人员报备登记”;可以通过登陆“XX疾控”微信公众号,点击“防新冠”,进行“入益登记”;也可以电话联系目的地所在社区(村)报备。近10天内有境外或港澳台旅居史人员,近7天有高、中、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健康码红码或黄码人员,务必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单位或居住宾馆报告,主动告知相关旅居史,积极配合做好信息登记、核酸检测、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
行程报备、查询社区(村)报备电话和核酸检测点电话,请在“XX疾控”公众号进入“防新冠”栏目点击相应项目。
二、严格安全有序出行。 倡导广大市民朋友国庆假期在本地过节,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避免人群大范围流动引发疫情传播的风险。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必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三、严格落实“落地检”。 外省来(回)益人员必须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的原则,外省来(回)益人员抵益后,积极配合当地完成“落地检”,实行3天2检,即落地检测1次,第3天检测1次。在第2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出来前,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前往公共场所,确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四、严格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时,须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从外省返回的建筑工地人员须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五、严格规范减少聚集性活动。 非必要不举办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大型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实行“谁举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参加聚集性活动人员需扫场所码、查健康码、行程卡、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提倡群众从简举办婚丧嫁娶,尽量减少参加人员,同时要按照“一事一码”原则申领、张贴场所码,所有参加人员必须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
六、严格区域核酸检测。 从即日起至10月31日,全市所有城区每周开展1次区域核酸检测。请广大市民朋友携带本人身份证或智能手机,戴好口罩,提前准备好健康码、行程码,做好个人防护,在指定的时间内到采样点,主动配合做好区域核酸检测,在规定时间内应检尽检。区域核酸检测期间社会面不封控、不静默,核酸检测采样完毕随检随走。
七、严格落实扫“场所码”。 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广大市民朋友进入公共场所配合主动扫“场所码”,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精准防控。
八、严格落实疫苗接种工作。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符合接种条件的群众,尽早主动到附近的疫苗接种点完成疫苗接种,特别是60岁以上老人要积极主动配合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早日建立全民免疫屏障。
以上防控措施执行至10月底,后续将根据疫情形势,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措施。对不遵守本通告要求、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单位和个人,可能引发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或者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篇六:国庆出游疫情防控注意事项为切实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确保全县城乡居民度过一个健康平安、欢乐祥和的国庆假期,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减少非必要的流动。 倡导国庆期间就地过节,尽量避免或减少出行,确须出行的,主动关注XX发布发布的风险等级提示,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公职人员要带头在本地过节,如因特殊情况确须出行的,要严格履行报备制度。
二、切实做到主动报备。 所有市域外抵(返)明人员要在返回前,主动通过“绥疫通”小程序或通过拨打电话方式向所在乡镇、街道报备,并配合落实相应管控措施。
三、积极参加核酸检测。 广大居民要提高主动核酸检测意识,积极参加常态化核酸检测和28类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凡不按规定参加核酸检测的人员,将对其“龙江健康码”赋黄码,凭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到所在乡镇、街道解码通行。
四、实行落地核酸检测。 客运站、入明口全部设立免费落地核酸检测点,按照“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的原则,所有市域外抵(返)人员进入XX后,第一时间开展免费落地核酸检测,并将核酸检测结果及时纳入“龙江健康码”,方便群众查询检测结果。
五、全面筑牢疫情防线。 针对省内外疫情重点地区抵返人员、自驾游人员,相关行程码查验点加大现场核查力度。对7天内有省内外涉疫城市旅居史的抵返人员需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乘坐列车、跨省或市长途客运汽车等交通工具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六、加强场所机构防控。 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型单位加强员工工作和食宿场所“点对点”管理。商场超市、农贸(集贸)市场、建材市场、休闲娱乐、餐饮服务等人员密集型场所要落实通风消毒、佩戴口罩、扫码登记等措施。宾馆、酒店住宿和进入旅游景区要查验双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七、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 坚持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的不线下。近期原则上不安排大型会议、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要从严审批,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尽量缩小规模,落实防控措施,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倡导群众从简举办婚丧嫁娶,尽量减少人员聚集数量。
八、严格履行个人责任。 外出活动时,规范做好个人防护。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及时前往医院发热门诊规范就诊,途中请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请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居民,特别是60周岁以上的老年居民,尽早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共同筑牢免疫屏障。
全县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响应号召,上下一心、群策群力、群防群控,让我们共同护佑我们的家乡,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请市民朋友自觉遵守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等公民基本防疫行为准则。让我们用行动共同筑起我县的抗疫长城,坚决守住全县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贵州贵阳防疫最新政策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22年国庆节放假安排为: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还有3天,我们即将迎来7天大假。9月27日18时,四川疾控发布健康提示,国庆节期间,倡导居民就地过节,减少跨市(州)流动。不前往中、高风险区及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区所在市(州)的其他县(市、区)及有本土疫情的地区。
在倡导就地过节背景下,封面新闻记者对四川省和国内部分城市、四川各市州、部分景区的疫情防控政策进行了梳理。
对来(返)川人员要求
(四川疾控9月27日)
在继续落实对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分以下层次开展对外省来(返)川人员的排查管控。
1、对近7日内有西藏自治区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需持有近5日内3次(每次间隔24小时及以上)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最后一次核酸采样时间在24小时内的,方可入川。自抵川当日起实施7天集中隔离,第1、2、3、5、7天进行咽拭子核酸检测,第7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具后,方可解除隔离管控。各地要严格落实“首站负责制”,抵川时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点。
2、对近7日内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巴音郭楞州、伊犁州、吐鲁番市,青海省海西州、玉树州,宁夏回族自治区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自抵川当日起实施7天集中隔离。各地要严格落实“首站负责制”,抵川时闭环转运至集中隔离点。
3、对近7日内有云南省昆明市,贵州省贵阳市、毕节市,海南省万宁市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自抵川当日起实施5天居家隔离(如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或不接受同住人员共同实施居家隔离管控的,实施5天集中隔离)。未完成5天居家隔离的,补齐5天居家隔离。居家隔离期间,足不出户,上门采核酸。
4、对近7日内有天津市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和平区、滨海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乌鲁木齐市、巴音郭楞州、伊犁州、吐鲁番市以外的地区,青海省除海西州、玉树州以外的地区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自抵川当日起实施3天居家隔离(如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或不接受同住人员共同实施居家隔离管控的,实施3天集中隔离)。居家隔离期间,足不出户,上门采核酸。
5、其他来(返)川人员,严格落实“入川即检”,实施3天3次核酸检测(每次间隔24小时及以上)。
对省内跨市(州)流动人员要求
(四川疾控9月27日)
1、对近7日内有遂宁市旅居史的跨市(州)流动人员,自抵达之日起实施5天居家隔离,第1、2、3、5日,完成4次核酸检测,第5日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具后,方可解除隔离(如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或不接受同住人员共同实施居家隔离管控的,实施5天集中隔离)。9月23日以来,抵达各市(州)未完成5天居家隔离的,补齐5天居家隔离。居家隔离期间,足不出户,上门采核酸。
2、对近7日内有成都市、内江市、宜宾市旅居史的跨市(州)流动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自抵达之日起实施3天3次核酸检测(每次间隔24小时及以上);第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具后,可有序出行,但不得前往人员聚集、空间密闭的重点公共场所,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3、对有中、高风险区的市(州)人员确需跨市(州)流动,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出具报告时间为准)。
9月19日,贵阳市疫情处置省市联动指挥部发布贵阳市分级有序流动性疫情处置工作通告,从9月19日18时起,贵阳市实施分级疫情处置防控措施,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19日至20日,南明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开阳县、息烽县、修文县等至少8个区县发布疫情防控工作通告。
为了让市民掌握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贵阳区势”进行了整理总结。
南明区分级分类有序流动
抗疫工作通告
根据《贵阳市分级分类有序流动疫情防控工作通告》相关精神,从2022年9月19日18时起,南明区将实行高、中、低风险区分级管理,严格有序关闭或解除措施,最大限度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恢复。 现在的通告如下。
一、高风险区域( 24个) )。
铂翊汇艺术中心、大理石路41号、飞行街113号、果园b南区10栋、果园b南区4栋、果园b南区8栋、果园e区5栋、果园j区7栋、果园k区5栋、果园L1区7栋、果园L2区10栋、果园L2区11栋、果园L2区9栋、果园L2区9栋
在高风险区域,严格实施“宵禁、上门服务”管控措施。
二、中风险区( 34个) )。
太慈桥街道青山小区49栋、太慈桥街道青山小区a栋、红岩路66号佳园小区8栋、果园b南区( 4栋、8栋、10栋除外)、果园e区3栋、果园e区4-9栋( 5栋除外)、果园j区8栋、果园k区1-6栋)、5栋果园q区1-7栋( 3栋除外)、果园R1区10栋、果园R1区9栋、果园S2区3栋、果园S2区5栋、果园S2区6栋、果园S3区2栋、果园S3区5栋、果园T1区2栋、果园T2区4栋、果园T2区4栋
中风险区域严格执行“人不出园区、错山取物”管控措施。
三.低风险区
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群体规避”防控措施,落实“人不出区、活动有限”防控要求。
1 .居民尽量减少外出,需要外出时48h核酸阴性证明出行,不聚集、不密集、不串门; 鼓励在家工作,确需现场工作的,应当持工作证明,因接受工作地点、居住地“两点一线”流动就医等特殊原因,外出人员凭有关医生证明优先安排流动,并全程进行个人防护。
2 .“快、修、保、食、洁、工”和志愿者等重点人群进行每日健康监测,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报告,禁止带病上岗; 家政清洁、装修维修、快递配送等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小区。 物品配送应采用非接触式服务,消毒后静置至少30分钟。 禁止为高、中风险区人员低风险区提供服务和保障。
3 )单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加强员工每日健康监测,维护社交距离,规范戴口罩; 岗位分餐制度、不吃饭、防止人员聚集不同办公人员不得串门,严禁两人以上同时吸烟。
4 .学校继续网上授课一段时间,学生暂不返校; 养老院、儿童福利院、监狱等场所机构实行封闭式管理; 医院、银行、商超、农贸市场、理发店、便利店等生活必需场所正常营业,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的各场所必须在明显位置设置场所代码,全员必须扫码进入,同时对进入公共场所的预约、错山、测温餐饮行业可以暂停堂食,到店提供自作自受和送餐服务; **院、KTV、网吧、游戏厅、健身房、酒吧、棋牌室、台球室、浴室、茶室、咖啡馆、桌游馆等各类经营性场所,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室内体育场馆等各类公共文体活动场所; 景区、公园等户外公共场所,实行场地清洁、体温监测、戴口罩等措施,人员控制在最大受理量的50%以内。 原则上不举行在线会议或培训。
5 .车站、机场、道路等出入区域应做好测温、扫码、核酸检测等工作; 有序恢复低风险区域内公共交通、出租车等运营,高风险区域不滞留乘客,乘客扫码测温上车。
四.车辆有序流动
全区除承担城市运行保障、医疗保障和防疫任务的车辆外,普通车辆不得进入高风险区。 低风险区车辆可以在本区内移动,严禁跨区。
五.严格远离、回归南明管理
离开南明区必须在48小时内持有核酸阴性证书。 回到南明的人在结束“筑初检查”后,凭始发地的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乘坐了公共交通。 严格全程闭环管理,继续加强境外疫情防控工作。
六.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管理
个人和家庭做好个人防护,自觉配合疫情处置,主动扫码,必要时参加核酸检测,科学规范口罩佩戴,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通风。 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及时按规定就医,不带病上班,不去公共场所。
南明区疫情处置指挥部
关于“国庆出游疫情防控注意事项(通用6篇)”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邻家星鹏]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1.hr8848.cn/cshi/202507-994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邻家星鹏”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国庆出游疫情防控注意事项(通用6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国庆出游疫情防控注意事项(通用6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文章不错《国庆出游疫情防控注意事项(通用6篇)》内容很有帮助